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区域活动

时间:2022-04-16 11:31:12

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区域活动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谓活动区(或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户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区域活动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更关注孩子各自活动的过程,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活动,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的尝试探索获得成功和快乐,在与同伴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让幼儿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教师结合主题目标创设区域,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

教师首先要确定本月的主题内容,制定出涉及的五大领域的活动目标,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区域,在区域中投放探索性的材料,把主题活动中学习的内容物化到区域活动中,在不断深化主题内容的同时,要仔细观察,并及时调整区域内容和材料,对幼儿进区选择作适当的调整,避免幼儿选择活动区及活动内容时发生偏失。教师的适当调整对于幼儿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拓宽了幼儿学习空间,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同时使主题内容更好的学习完成。例如大班主题《爱家乡,爱祖国》,教师创设了结构区“家乡的名胜建筑”并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材料,如:箱子、盒子等,让幼儿自由拼搭。幼儿除了搭建展示墙上的长乐风景建筑外,同时也搭建出了“未来的家乡”。在“家乡风味小吃”图片展示区中,幼儿特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操作区中又投放橡皮泥、皱纹纸、泡沫纸、泡沫板等等,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家长的小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相互协作、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制作出了鱼丸、扁肉、海蛎饼、油条、油饼等家乡小吃,并自觉地开起了小吃店,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由此证明只有根据幼儿的认识需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经历观察、实验、探索与交流中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领悟到丰收的喜悦,幼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有限空间,选择内容,创设情境,满足幼儿情感需要

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区域活动的创设是建立在幼儿生活基础上,它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并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创设愉快的区域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要创设适宜的区域情境,是吸引幼儿进入区域活动的先决条件,区域活动是幼儿个性化的活动,区域划分和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幼儿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同样也可能限制幼儿间的交流和合作。因此合理的布局和划分是区角活动有序开展的第一步。

1.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场地创设区域情境。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把表演区、建构区等容易对其他幼儿产生影响的区角放置在走廊处,一来场地宽裕,二来不至于干扰到他人。把活动室出口的墙面和楼梯墙面作为幼儿美术作品的展示区,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既美化墙面同时也能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家长,便于家长交流。在家长对幼儿的赞许声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设置独立而开放的区域,培养幼儿与同伴间交往合作的情感。明显的区域划分不但能使幼儿明确不同的区域内容,从而便于幼儿的选择,使幼儿能够宽松自主的进行探索,但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孩子在区域中坚持性不够稳定,且我们的区域安排有时体现整合,需要幼儿在活动中不断的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势必鼓励幼儿进入到别的区域中去。因此,我们的区域既是独立的,又是开放的。所以就利用蒙氏柜架做间隔,使区域既有明显划分,又留给孩子较大的空间,便于孩子随时自由出入,让幼儿更轻松、更自主的活动,同时培养幼儿与同伴间交往合作情感。

3.打破班界之分,合理利用场地创设区域情境。对于内容形式相似的区角,我们在班与班之间也进行了连通,在节约场地的同时也促进了两个班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观察区等。我们在观察区内投放了一些小动物:小金鱼、小兔子、小蝌蚪等,两班幼儿可共同饲养共同照顾这些小动物,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在“春天来了”主题中让幼儿共同种植小植物,从种子发芽到长出叶子,进而慢慢长高,逐步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

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注重区域间科学的划分和布局,选择内容,创设情境,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研究、学习、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充分培养幼儿间合作交往的能力,满足了幼儿情感的需要。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区域,满足幼儿应用需要

重视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让幼儿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时间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问题。我们在大班超市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每人准备10元钱,并用这些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不能超支。在“小吃店”区域中,引导幼儿点菜时,不乱点菜,合理开支,培养幼儿节约食物不浪费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幼儿初步的核算能力。在“医院”区域活动中,新增设“建卡处”,让“病人”挂号后应到 “建卡处”买“就诊卡”。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区域活动的纵向延伸,既增长了幼儿见识,又促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发展。

以上三点,都是从满足幼儿需求来创设区域环境,在投放材料时,我们还应遵循材料应体现趣味性、多样性、层递性等原则,体现区域材料与幼儿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区域环境成为他们学习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内容更加充实,有意义,富有创造性,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才能有利于幼儿生动的开展观察、实验、探索等主体活动,深刻地体验区域活动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自身发展。

上一篇:浅谈舞蹈教学中舞蹈美感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