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

时间:2022-04-15 11:53:19

在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

摘 要:藏族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之一,横跨青海、、甘肃、云南四省。由于藏族地区居住人口普遍比较分散,藏族地区的语言交流和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藏语,同时受到藏族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普及和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藏族地区学生的普通话应用和交流十分少,因此造成了学生汉语基础薄弱,汉语言感觉较差,小学生对于汉语文的学习因此十分困难,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效果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取得的汉语文教学效果也往往不佳。实践提示,想方设法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提高汉语文教学效果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就在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加以探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73-01

在藏族地区,尤其是在农牧区的学生在小学学生在小学接触的汉语少、底子差的大背景下进行汉语文教学是每一个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事情,对汉语文理解、分析和学习显得十分吃力,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想方设法提高小学学生的汉语水平是每个汉语文教师最关心的事情。 如何提高藏族地区尤其是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本人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即主持教学及调整教学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种教学既没有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抹煞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一堂课里教师有任务有目标地教,学生也带着任务,带着目标地去学。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体现了“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主旨思想,从本质上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最高统治者”及“教师指向哪里,学生思想就奔向哪里”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而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我教育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呢?

一、教师要善于创造语言环境

农牧区的学校基本是由藏族学生组成,学生思维的空间受到限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上,他们使用的都是藏民族语言,这样就削弱了汉语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课堂上的表述能力的训练,对汉语词汇的积累和理解形成困难。在农牧区藏族老师教授汉语文时,把一堂汉语课上成藏语课的老师也大有人在。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汉语文教学形成困难的原因。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汉语是至关重要的,一堂课中教师用清晰、流畅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并鼓励学生用普通话和自己、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讲、多听是非常必要的。每一周让学生用汉语写周记,体裁不限,写自己想说的,想做的,让周记成为自己和老师沟通的桥梁;新课前组织学生讲5-6分钟的小故事练习普通话。老师也常准备些有趣味性、启发性的课外短文念给同学们听,然后做听力方面的训练题。这也是很必要的。这些基本功训练我们绝不能忽视,因为只有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里才能培养起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不过要让学生喜欢读、喜欢写、喜欢讲、喜欢听,还得有老师精心地创设课堂氛围,善于导、善于培养、善于激励,在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确在上一堂汉语文课,我们真的能用普通话给同学们讲故事,能用汉字给老师写一篇周记等。从而自觉地、有兴趣地喜欢上这门课。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习氛围,这对藏族学生学好汉语文也很重要,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掌握知识。

三、教师要善于“导”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好“导”的时和度,循循善诱,有效引导。多用问题带动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弄懂课文内容而不是通过教师灌输。

四、教师要善于培养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在汉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创造性能力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或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把握好“度”,起好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和氛围,不要过分干预学生、制约学生、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思考、自由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处处用一些微小细节进行教育,进行训练。

五、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

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索和大胆创新,并对其独立思索和独立创造后的结果及时给予肯定或赞扬,以保持其学习和独立创造的积极性,即使学生有时做得不对,但也不能当面说你不行或其他类似的言语,而是先要从其某一个方面对其进行肯定,然后再用比较委婉的语言和典型的其他事例指出其错误处,使其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伤其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笔者认为,在藏族地区学习汉语文时,教学指导思想要明确,就能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 尕让卓玛.初探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4)207.

[2] 李洪坤.藏族地区汉语文教学的特有困难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340.

[3] 薛德华.青海牧区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03)80.

[4] 马国英.关于藏族地区汉语文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5(04)288.

[5] 达冲.浅析如何使藏族学生高效学习汉语文[J].时代教育,2013(11)176.

上一篇:注重“以读为本”优化中段语文教学 下一篇:老杜:其实你挺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