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营销商邹维的故事

时间:2022-04-15 07:53:09

中药材营销商邹维的故事

邹维,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人。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深山老林里的农家后代,在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将生长在山峦间的中药材收购、加工,远销到安徽、广东、广西、香港和台湾。

2005年的元旦前夕,我们翻山越岭登上牛庄,造访了刚过不惑之年的邹维。他中等个头,脸庞瘦削,为人谦和,有着大山的坚毅和山泉的精明。

选择

贩粮食?此路行不通。卖木材?处处遇“红灯”。被“逼上梁山”的邹维,最终选择了营销中草药的行当。

邹维从事中药材营销,是被“逼上梁山”的。

1999年之前,邹维和妻子任丕钰在牛庄乡粮管所从事了整整10年粮食购销业务。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和乡粮管所体制的改革,邹维和妻子双双下岗。

从“铁饭碗”到“无饭碗”,邹维夫妇顿时断了退路。

贩粮食?邹维深知此路不通。卖木材?邹维尝试做了几笔生意,处处遭遇“红灯”,弄得焦头烂额。

急中生智,邹维猛然想起深山老林里到处都是独活、党参、元生等中药材。过去,这些中草药材大都低价贱卖甚至烂在深山无人问。

“何不营销中药材!”邹维一拍大腿,兴奋得跳了起来。

动作

从广东“取经”归来,邹维以敢闯敢干的精神,在当地旋风般地做了一连串令人刮目相看的精彩动作。

过去,牛庄至少有几十人贩卖中药材。因为全是“跑单帮”,市场非常狭窄。邹维跨入中药材营销领域之后,没有急于收购药材,而是风尘仆仆地前往广东清平药材市场考察。此次考察,他发现,经过加工后批发的“独活头”,每公斤高达30元以上。而在五峰牛庄,生长在海拔1900米左右山峦间的“独活头”,因为没有加工,每公斤仅卖7元。

“要把深山老林的中药材市场做大,不办公司不行,不加工增值不行”。这是邹维取回的“真经”。从广东归来,邹维注册了“康源中药材开发公司”,创办康源饮片厂,在整个五峰填补了两项空白。

独特的经营理念,使得邹维的中药材生意很快就进入了“快车道”。他收购中药材的范围迅速从牛庄拓展到五峰、巴东、鹤丰等县市,销售网点也从湖北延伸到广东、广西等地。

到2004年底,他在短短四年内,远销各种中药材1250多吨,营业额突破了3800万元。

牛庄乡党委书记张泽林告诉我们,在五峰,邹维营销中药材有“三最”:起步最迟,发展最快,规模最大。

远销

赔偿了一万多元,交了一批“铁朋友”。经广州药商多方斡旋,邹维终于首次将一批独活、元生远销到了香港和台湾。

邹维从事药材生意几年间,走南闯北,深深地体会到了“诚信”的内涵。

2001年的盛夏,广西玉林市药商杜德林千里迢迢来到牛庄,从邹维这里购买了一批独活。

回到玉林,杜德林在检查这批独活时,发现其中掺入大量劣质假冒物品。

接到玉林急电,邹维非常震惊。经反复核查,原来这批独活是从邻县购进的,而这些劣质假冒物品是在购进之前掺入的。邹维二话没说,当即给对方汇了1.2万元,赔偿了全部损失。

“诚信无价”。自此之后,杜德林成了邹维生意上的“铁朋友”,每年从牛庄采购150吨左右的独活。

2002年盛夏七月,广州有家药材公司的经理叫孔繁财,他得知邹维诚信经营的品行之后,主动与他建立了贸易关系。就是在这一年,经孔繁财多方斡旋,邹维首次将一批牛庄种植的独活、元生远销到了香港和台湾。

这在当地,也是一个创举。

开拓

非常时期,邹维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信息,在安徽亳州开发出了一个新市场,借此又和五峰县共同投资兴建了第一个800亩独活基地,激活了牛庄乡农民兴建药材基地的热情。

2003年阳春时节,正是“非典”猖狂蔓延之际。邹维的心情也非常焦急。

危急关头,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组织科研力量,迅速研制了几十种预防“非典”中药,其中有一种中草药叫“贯众”。当时,邹维在查阅《中药信息》杂志时发现,千里之外的安徽亳州急需“贯众”。于是,邹维紧急动员力量,在牛庄及附近乡村收购一车“贯众”,亲自押车星夜赶赴亳州。

邹维“雪中送炭”,竟在亳州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当年,亳州又从邹维这里购进了40多吨“贯众”。

快速建立收购、加工、贮藏、销售“一条龙”之后,邹维并没有就此满足。

过去,在牛庄收购中药材,基本上是农民在满山遍野采摘的。这种纯天然的采摘,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邹维意识到,要中药材市场做大,要把中药材当成农民增收的门路,必须建设基地。从2003年初起,邹维经过与湖北中药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多次论证和磋商,共同敲定了在牛庄海拔1900多米的沙河村兴建独活基地的项目。

由邹维和县里共同投资80万元兴建的全县第一个独活基地,2004年已经向市场上提供了200吨独活。

2004年,牛庄农民种植中药材猛增到5000多亩。全乡农民仅此一项,收入就高达300万元。善于创新的邹维,名声大了,收入多了,但他依然是那样的质朴,依然是那样的谦和,依然不停地奔波在从深山到沿海的道路上……

上一篇:温岭的湖北“藕老板” 下一篇:獭兔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