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2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4-15 12:32:26

白细胞介素12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院未经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及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和血清中IL12浓度及健康者的血清中IL12浓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测定胸腔积液中IL12浓度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 结果 ①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IL12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中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②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水中IL12的诊断临界值为87.41pg/ml,诊断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67%。结论 血清IL12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之间的鉴别无诊断价值,胸腔积液中IL12 可作为临床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指标,在结核性胸膜

炎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结核;恶性;胸腔积液;白细胞介素12

在整个胸膜疾病中结核性胸膜炎呈上升趋势,占胸膜疾病的49.6%,而恶性胸膜疾病占胸腔积液的29.6%。可见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病变是胸腔积液的两大主要疾病[1]。二者的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其鉴别诊断至关重要[2]。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已知对细胞免疫活性诱导和调节作用最强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效应[3]。文献表明,IL12与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本研究以ELISA法测定并比较受试者IL12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IL12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院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3~83岁,平均(42.35±8.73)岁。经过仔细询问病史、胸水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定量、蛋白定量、粘蛋白定性等生化检测、C反应蛋白、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癌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癌抗原153、糖类抗原724、血清铁蛋白)、细胞学检查等,部分病例经支气管镜活检术、胸膜活检术及胸腔镜检查,共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和恶性胸腔积液30例;选择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7岁,平均(43.17±9.55)岁,纳入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患者于治疗前以标准的胸腔穿刺术抽取新鲜胸腔积液10 ml,抽出后立即冰浴。4℃、3000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80℃冰箱冻存,待测IL12。患者和体检者禁食12 h后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5 ml,4℃、3000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80℃冰箱冻存,待测IL12。

1.2.2 实验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受试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IL12浓度,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过程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通过SPSS 13.0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于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非正态分布的变量经对数转换后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各组受试者IL12浓度比较 各组受试者的IL12浓度见表1、图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IL1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IL12浓度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

2.2 IL12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应用ROC曲线,确定胸腔积液中IL12诊断临界值为87.41pg/ml,诊断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67%。(见表2)。

3 讨论

胸部多种炎症或者肿瘤常常累及胸膜,使血管内皮和胸膜间皮通透性增加,形成富含多种细胞和蛋白质成分的胸腔积液[6],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结核性胸膜炎常有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在胸膜腔大量聚集;类似的T细胞聚集也可见于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或者肺癌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7]。浸润到恶性胸水中的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8]。

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主要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是机体对炎症、肿瘤和免疫反应的调节物。不同的细胞因子之间具有相互协调或制约作用,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在各种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中,细胞因子在胸膜腔局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对调节胸膜炎症的病理过程、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每种细胞因子在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中的含量不同,因此检测某些细胞因子可鉴别不同原因的胸腔积液。在胸膜炎症发生的最初阶段,胸膜局部的细胞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被激活之后释放多种可溶性介质如细胞因子等,从而动员更多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到胸膜腔并激活这些细胞。最近研究结果也显示,胸水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由于能够抑制CD4+CD25+T细胞的功能,从而在胸膜腔局部对炎症或者肿瘤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结核性胸膜炎免疫应答以Th1型反应为主,由此产生的胸腔积液是机体对结核杆菌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在此基础上,结核杆菌和/或结白进入胸膜腔引起一系列的胸膜炎症反应,诱发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在结核杆菌抗原等刺激下,局部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机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后,通过Th1优势应答,活化效应细胞,增强其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活力,从而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起保护性免疫应答作用。由于胸膜特殊的解剖和组织构成,在遭受结核杆菌感染时发生Th1优势应答,胸腔内积聚的液体及各种活性细胞成分,起着稀释相关抗原、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因此,结核性胸腔积液以Th1型细胞因子为主,总体上是一种保护性应答。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最主要的形式是细胞免疫,而细胞免疫主要依靠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Th1细胞占优将有利于使机体保持良好的抗肿瘤免疫状态。一旦Th1向Th2漂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将受到严重破坏,发生恶性肿瘤。已证实,恶性胸腔积液中的Th1细胞免疫应答减弱,Th2细胞免疫应答占优势。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已知对细胞免疫活性诱导和调节作用最强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效应[9]。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IL12的主要功能是诱导Th0向Th1分化,并促进分泌相应细胞因子,后者对CD4+T细胞克隆的成熟和分化有重要影响[9]。IL12在Th1/Th2细胞分化中发挥总开关的作用,主要是促进Th1应答, IL12直接作用于Th1细胞及其前体部分,在TNFα和IL1协同作用下间接通过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而实现其效应。IL12作为Th1应答增强剂,在控制结核感染过程中发挥关键效应。外周血中的IL12促使Th0细胞向Th1分化,并聚集到病灶,刺激病灶外组织建立起抗结核菌入侵的免疫应答。在结核局部病灶中,如胸水、淋巴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2和IFNγ表达呈基因或/和分子水平升高。已证实,IFNγ及其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IL12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升高[10]。本研究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L12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表明此类患者体内CD4+T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局部Th1免疫反应活跃,而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Th1免疫应答减弱。而且,胸腔积液中IL12以87.41pg/ml为临界值,诊断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81.67%,提示IL12是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Trajman A, Pai M, Dheda K, et al. Novel tests for diagnosing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what works and what does not.Eur Respir J, 2008,31(5):10981106.

[2] Gopi A, Madhavan SM, Sharma SK,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in,2006.Chest,2007,131(3):880889.

[3] Porcel JM, Light RW. Diagnostic approach to pleural effusion in adults. Am Fam Physician, 2006,73(7):12111220.

[4] Shirakabe A, Hata N, Yokoyama S, et al. Cytokine levels in pleural effusions of patients under intensive care. J Nippon Med Sch, 2008,75(5):262268.

[5] Heffner JE, Klein J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Mayo Clin Proc, 2008,83(2):235250.

[6] Li D, Yu H, Xu TF, et al. Interleukin12 gene modification exerts antitumor effects on murine mammary sarcoma cell line in vivo. Cell Mol Immunol, 2008,5(3):225230.

[7] 宋鉴清,李 平,赵 敏IL6、IL10、IL12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2):114115

[8] Kinjo Y, Kawakami K, Uezu K,et al.Contribution of IL18 to Th1 response and host defense against infection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IL12p40. J Immunol, 2002,169(1):323329.

[9] Chen H, Brahmer J. 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Curr Oncol Rep, 2008,10(4): 287293.

[10] Jurisic V, StojacicDjenic S, Colovic N, et al. The role of cytokine in regulation of the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Srp Arh Celok Lek, 2008,136(78):423429.

上一篇:无创性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F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 下一篇:食管癌术后不同途径肠内营养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