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原始材料试验反映的问题及解决

时间:2022-04-15 11:22:28

公路原始材料试验反映的问题及解决

【摘要】混凝土材料是项目工程建设的基本组成元素,材料质量不仅决定了公路结构的使用性能,也关系着工程单位投资的成本高低。为了进一步保证公路项目的顺利实施,施工单位除了要在现场制定作业方案外,还要添加材料试验环节,根据试验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调整材料配制工艺。原始材料试验可以为配制人员提供真实的参考,有助于不断完善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公路;混凝土;材料试验;防害

Abstract: Concrete material is the basic elements in栀攀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material quality decides the use of highway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 and low cost engineering unit invest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highway project, construction units in addition to the assignments for formulated in, but also add material experiment link,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problems reflected adjust the material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original material experiment can provide for preparation of the real reference and help to constantly perfect mixture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bove questions on further analysis

Key Words: road, concrete, materials test, risk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公路施工的常用材料,由于现场管理人员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未对材料配制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后期使用发现多种材料质量问题。这种状况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如:返工返修、材料浪费、耽误工期等等。现代公路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对混凝土原始材料设置的试验检测环节,以及时发现原始材料存在的问题,引导配制人员调整混凝土搭配方案。

一、公路混凝土材料试验的目的

材料试验指的是对材料的质量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性能的检测和评定,有时仅指材料机械性能试验。材料试验的目的是:①测定材料的具体性能数据,作为设计、选材和制订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参考。②校核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指标,供验收或评价之用。③考查材料或由其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情况,按规定的标准或技术条件评定其合格与否,以保证机器和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④根据测得的材料质量和性能情况判断各种加工工艺过程是否正确,并予以适当控制。

根据公路材料试验结果,混凝土公路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水毁、坍方、滑坡、沙害、雪害、路基冻胀、沉陷、翻浆、冰毁以及路面破损等。高级公路在一般情况下病害很少发生,标准低、质量差、设备不完善的公路则病害往往十分频繁。

二、现场材料配制存在的不足

材料是公路机构的基本元素,优越的材料性能可以保证公路结构的长期使用。公路工程是建筑项目的分支结构,因管理制度缺乏造成材料质量控制不当,现场人员仅注重于公路作业的进度而忽略了材料调配的重要性。公路混凝土材料配制存在的问题如下:

1、拌制过程。根据标准,公路工程按其规模均对混凝土搅拌规定时间,搅合混凝土的时间应根据材料的用量控制,现场操作人员时间把握不准使混凝土错过了最佳凝固时间,对混凝土质量性能的破坏作用明显。

2、调配比例。混合比例大小也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要点,比例偏大或偏小均不利于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比较常见的问题:水分添加量过多而稀释了混合料的粘度,导致混凝人无法正常凝固。而砂、石比例大小不一,降低了混凝土使用后的耐久性。

3、原始材料。公路工程建设期间,运输至现场的原始材料质量不过关,且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不严格,选料环节的质量问题影响了成品材料的质量,原始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混合料的综合性能。

三、公路材料裂缝病害的处理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规定,混凝土路面断板可以采用局部条块锯除罩面修复法。要求横向切开表面≥7mm深(非全厚度的修补),平行断板两侧各15cm宽(两条切缝的距离应视断板裂缝的弯曲程度确定),在垂直断板方向上加长30cm,最小直径12mm,间距不大于20cm,平行断板横向绑扎最小直径6mm,2~3根的螺纹钢筋网。然后,在凿开的7~12cm深以及清理干净的表面上,涂低水灰比的水泥浆或树脂粘结剂,再浇筑同颜色高强补偿收缩混凝土,表面修整成与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构造相同。根据此规定,视板面断裂损坏程度不同分三种方式修补:

1、轻微断裂的处理。对于轻微断裂,裂缝有轻微剥落的,先画线放样,按画线范围开凿成深约5~7cm的长方形凹槽,刷洗干净后,用快凝小石子混凝土填补。

2、较宽裂缝的处理方法。对于轻微断裂,但裂缝较宽且有轻微剥落的断板,应按裂缝两侧至少各20cm的宽度放样,按画线范围开凿成深至板厚一半的凹槽,此凹槽应与中线垂直,刷洗干净凹槽,在凹槽底部裂缝的两侧用冲击钻,沿与中线平行方向,间距30~40cm,打眼贯通至板厚达基层表面,然后再清干净凹槽和孔眼,在孔眼安设Ⅱ形钢筋,冲击钻钻头采用30规格,Ⅱ形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制作,钢筋安设完成后,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填塞孔眼至密实,最后用与原路面相同强度等级的快凝混凝土浇筑至与路面齐平。

3、彻底的处理方法为彻底的办法是将凹槽凿至贯通板厚,在凹槽边缘两侧板厚中央打洞,深10cm,直径4cm,水平间距30~40cm。每个洞应先将其周围润湿,插入一根直径18~20cm、长约20cm的钢筋,然后用快凝水泥砂浆填塞捣实,等砂浆干硬后浇筑混凝土捣实至与路面齐平即可。

四、配制混凝土阶段的辅助技术

根据公路原始材料试验反映出来的问题,施工人员要制定严格的作业方案,由于不同地区对公路结构质量的要求不一,所以配制环节必须要添加相关的辅助技术,向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质量标准,为公路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

1、检测技术。现场完成一定量混凝土配制后,负责人应及时安排检查人员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这就要求调配人员具有较强的试验能力,准确地检测出混凝土的各项材料指标。

2、调配技术。调配技术是混凝土配制的关键技术,该项技术的运用状况对材料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配制人员应结合公路结构的性能要求,在调配工艺的指导下完成操作。

3、化学技术。原始材料的组合比例必须严格控制,基本结构按照水泥、砂石、水等选用原料,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则要添加一定量的化学试剂,更换原始材料的型号也要经过综合分析确认。

结论

总之,交通行业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未来城市及农村地区建设改造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长远角度考虑,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重视公路材料配制的质量。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公路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环境不一,现场选用材料时要考虑地质病害对公路结构造成的病害,

【参考文献】

[1]陈锦云.薄层罩面SMA20/6配合比设计[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5期

[2]陈峙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3]唐重光;;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6年03期

[4]林国仁;;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1期

[5]丁庆军;彭艳周;何永佳;胡曙光;王铭琪;;巫山长江大桥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J];混凝土;2006年10期

上一篇:工程建设监理的定位与组织模式探讨 下一篇:提高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