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术对未婚女性带来的危害及术后保健指导

时间:2022-04-15 04:53:13

人流术对未婚女性带来的危害及术后保健指导

【摘 要】目的:分析人流术对未婚女性造成的危害,探讨术后保健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收治的行人流术的324例未婚女性的临床资料,总结人流术对未婚女性身心的危害,总结人流术后的保健指导方法。结果:324例未婚人流术者中,21例因术后感染随访,9例因不孕症随访。结论:婚前导致的人工流产对未婚女性的身心带来较大的伤害,医生应加强女性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术后保健指导,避免多次行人流术,提高未婚女性的生育质量。

【关键词】未婚女性;人流术;危害;健康宣教;术后指导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19-02

随着人工流产手术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人流术变得更加轻松和方便了,人们对人工流产所造成的感染和伤害对生殖系统的不利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淡漠,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人工流产对其日后的生育将产生一定的影响[1]。到目前为止,临床任何一种中止妊娠的方法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尤其是对未婚女性来说,都存有潜在的危害及风险。笔者将近几年我院收治的324例行人口流产术的未婚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人流术后的健康宣教方法,以期降低未婚女性的怀孕率,提高其生育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人流手术的未婚女性324例(婚姻状况均由患者提供),年龄(17~23)岁,平均(20.24±1.56)岁;孕周(5~13)周,平均(7.45±1.21)周。

1.2 方法 对324例行人流术的未婚女性建档,在人流术后,对患者进行保健指导,教会患者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措施,这些对防止未婚女性人流术后不孕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登记患者的联系方式,若有感染症状会医院随访。术后保健指导的内容如下:人流术后的护理关键是要保持阴道的清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人流术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保持阴道清洁、避免不洁行为:避免用灌洗剂进行清洁或坐浴,因为会破坏阴道内都具有的自洁系统,容易造成感染。一个月内尽量避免性生活。流产后的妇女应避免在出血期间同房,即便是血排净了以后,也应该在一个月内尽量避免性生活。因为此时不洁的不但会造成感染,而且恰值排卵期的,很容易导致怀孕,再次对子宫造成伤害。

1.2.2 适当休息:由于人工中止妊娠,体内的激素分泌被打乱,必然会在身体状况上有所体现。适当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增强抵抗力,减少炎症的发生。

1.2.3 严格服药:严格按照医生开具别的药方服用预防性抗生素,避免发生术后感染。

1.2.4 术后观察:出现异常回医院随诊:若出现出血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要去医院复查,如果人流后出血时间超过20d,或出血量大过月经量,或者腹痛、发烧、白血球偏高,那么应当到医院检查,根据身体情况采取措施。

2 结果

324例未婚人流术者中,21例因术后感染随访,9例因不孕症随访。

3 讨论

有临床资料显示,人流术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输卵管造成的病变所致不孕症大约为所有女性不孕症的78.8%[2]。因此,对于未婚女性来说,慎用人流术显得尤其重要。未婚女性的节育措施相对较为随意,药物避孕是较为普遍的避孕方法,而年轻女性对药物的服用大多不规范,很随意,一般采取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有时也存侥幸心理,大概估算安全期而放弃服药。加之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些因素使得未婚女性的怀孕率持续上升,且驱年轻化。未婚女性怀孕,绝大部分属无计划怀孕,人流手术中断妊娠是其最终的选择[3]。

人流术对女性的危害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而且还有潜在的心理危害。生理上的危害主要是易发感染。人流术后的感染其细菌来源主要有自身感染和外来感染两种。医生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后保健指导,使患者保持阴道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及过早性生活,按时服药,可有效避免术后感染。同时,还应对未婚女性进行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宣教,教会其正确的避孕方法,防治其发生多次人流,避免对后续生育造成严重影响[4]。心理上的危害可能源自我国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认为进行人流术是不光彩的行为,使得很多未婚女性人流术后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综上,婚前导致的人工流产对未婚女性的身心带来较大的伤害,医生应加强女性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宣教及术后保健指导,避免多次行人流术,提高未婚女性的生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冬梅,郭掬华,杜明.未婚人流者的身心问题与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08,5(8):183-184.

[2] 王莉梅.大学生性教育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08(15):182-183.

[3] 方若石.改革开放背景下大学生性教育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25)134-136.

[4] 郑若洋,李江滨,赵妍.东莞市大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2011(10):204-205.

上一篇:液基细胞学检查临床结果分析 下一篇:礼仪培训对社区护士开展优质护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