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15 02:15:25

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6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希罗达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2 500 mg/(m2・d),分早晚两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14例,总有效率38.9%;病情稳定(SD)16例,占44.4%;病情进展(PD)6例,占16.7%。临床获益患者(CR+PR+SD)共30例,占83.3%。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共22例占61.1%,厌食、恶心、腹胀、腹泻、骨髓抑制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28.0%。结论:应用希罗达口服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发生的手足综合征多可耐受,骨髓抑制轻,口炎发生率低。

[关键词] 希罗达;乳腺癌;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055-02

我科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36-75岁),36例均有病理诊断,其中浸润导管癌24例、单纯癌8例、炎性乳腺癌1例、髓样癌2例、硬癌1例。均有可测量病灶,临床分期均为Ⅳ期,均有远距离转移病灶,其中皮肤浸润7例,胸壁转移结节9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8例,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胸腔积液14例,肺转移15例,骨转移14例,肝转移11例。评分均在60分以上。36例均为复治病人,均做过多程化疗,其中11例曾选用紫杉醇类药物,36例患者均用过蒽环类药物。

1.2 治疗方法

希罗达单药2 500 mg/(m2・d),分早晚2次,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每周期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指标。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每2个周期化疗后做影像复查及肿瘤病灶测量,根据WHO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的例数占所有病例的百分数。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6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无CR,PR 14例,占38.9%,总有效率38.9%,SD 16例,占44.4%,PD 6例,占16.7%。临床获益者(CR+PR+SD)共30例,占83.3%。36例乳腺癌患者转移部位与希罗达疗效的关系(表1)。

2.2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腹泻、厌食、恶心、腹胀、头昏、口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较少见,相应的发生率(表2)。

3讨论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因一般情况差、化疗后骨髓抑制、病变部位以内脏及混合型为主、肿瘤负荷大等因素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理想的解救治疗方法应是对常规化疗耐药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希罗达是新一代口服氟脲嘧啶类药物,在胃肠道以原药的形式快速吸收,在肝脏和肿瘤组织内被代谢为有抗肿瘤活性的5-Fu。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是希罗达最后一步活化过程中的关键酶,TP在肿瘤组织中浓度较高,尤其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有人报道在肿瘤切除前给予希罗达每日2 500 mg/m2,分2次服用,持续5-7 d,手术当天取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及血样标本,结果肿瘤组织内5-Fu浓度是邻近正常组织的3倍,是血浆内浓度的21倍[2]。因此,癌组织内可使更多的希罗达转化为5-Fu,而在正常组织中的机会就小,从而避免了5-Fu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故希罗达的抗肿瘤活性高,而不良反应轻。这种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地产生5-Fu的特点是希罗达能提高治疗指数的主要原因。

希罗达不同于常规化疗药物的显著特点是其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其本身及代谢产物对人体无毒性作用。它的最终活性产物是5-Fu,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延长作用时间比提高剂量更能增加疗效,而希罗达的每日口服两次的用药方式能有效模拟5-Fu的持续静脉给药的作用机制,达到5-Fu持续静脉给药的效果,提高了其抗肿瘤的疗效;同时口服的给药方式比静脉给药方便,减少静脉给药相关的并发症。希罗达与CMF方案一线对比研究证实,希罗达在有效率和生存期方面与3周1次静脉给予CMF的疗效相当,毒性反应也易于处理[3]。希罗达单药对紫杉类药物治疗无效或耐药的二线患者,客观有效率为2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个月,中位生存期6-12月,安全性令人满意[4]。基于希罗达在转移性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的令人鼓舞的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希罗达用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包括对紫杉类和蒽环类耐药的病例。

本组3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用希罗达治疗2个周期后,有效率为38.9%,本组病例为晚期患者,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经采用口服希罗达化疗,多数转移灶缩小,尤其对淋巴结、皮肤浸润有良好的疗效,内脏及骨转移效果较差,化疗后36例中3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获益者占83.3%(CR+PR+SD)。在治疗副反应方面,本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其余较常见的反应有恶心、厌食、腹胀、腹泻、头昏。本组资料证实希罗达对蒽环类和紫杉醇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口服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参考文献]

[1]Miwa M,Ura M,Nishida M,et al.Design of a novel oral fluoropyrimidiru carbamate,capecitabiru,which generates 5-fluorouracil selectively in tumours by enzymes conceneratecl in human liver and cancer tissue[J].Eur J cancer ,1998,34:1274-1281.

[2]Schuller J,Cassidy J,pumont E,et al.Preferential activation of capecitabiru in tumor following oral adminise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es [J]. Cancer chemother Pharnacol,2000,45(4):291-297.

[3] Oshaughnessy JA,Blum J,MoiseyenkoV,et al.Randomized,open-label, phase Ⅱ trial of oral capecitabiru (Xeloda) VS.A reference arm of intravenous CMF(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 and 5-fluoralcil) as first 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1,12(9):1247-1254.

[4]Seidman AD,O’shaughnessy J,Misset JL.Single-agent capecitabine :a reference treatment for taxane-pre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Oncologist 2002,7(Supp16):20-28.

(收稿日期:2007-04-1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和乳腺癌42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双倍剂量雷公藤多苷在大量蛋白尿型IgA肾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