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宏林遗址地表层采集的石器分类与研究

时间:2022-04-14 07:24:09

密山宏林遗址地表层采集的石器分类与研究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兴凯湖沿岸和完达山地域,已经确定的新开流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除此,周边亦不乏古遗址存在,密山太平乡宏林一组北山遗址群,是目前发现的我国东部边疆流域范围最大的新石器后期遗址群。散落在地表层的石器、陶片,绝大部分已遭破坏、流失,急待相关部门去深入发掘和保护。

位置说明:GPS卫星定位点,北纬45度28分14秒,东经131度27分32秒处。太平乡青龙山后2km,青龙山河两岸,距宏林一组3km,沿铁西森林公园山边公路向里纵深,直抵干大烟岭底,纵向距离5km,东起青龙山河东部山背坡,西到老8连后山,方圆约10公里范围。山头、岗地、山坳,遗址分布密集,十分罕见。

2009年至2010年10月,密山文物部门组织人力对这个遗址进行勘查,作者也随队先后13次进入宏林遗址,逐个山头,逐个岗地,逐个山坳细致踏察,进户走访,在方圆10km范围内的地表层采集、发掘各类石器298件,后又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交流,得到指点。现将这次普查采集到的石器逐一分类、说明,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

一、石器分类

1.刮削器

在这个遗址群,地表采集到刮削器96块。材质多为玛瑙、水晶,有少许青绿石。这些刮削器切面光滑,线痕明显。用玛瑙加工的刮削器大部分紧贴原皮切净,棱角锋利、尖锐。普查队员在遗址群周围找遍了每一个地块,山里山外都没有发现玛瑙原石,也未见大块水晶,由此看来,这些用来加工刮削器的玛瑙、水晶原料应来自外地。

2.压砸器

宏林遗址群地表层发掘出土的压砸器数量不多,仅采集到12块,均为石质,材料均来自当地附近的山上。这些压砸石器表面一部分有人工磨面,为在已磨好的石刀或石斧器面上压砸成器,呈单向磨面或双向磨面;一部分压砸器没有人工磨面,直接在原石上压砸而成,棱角锋利,刃口尖硬。实用性很强。

3.石刀

在一年多的普查中,采集到石刀36件,在当地村民手里征集到2件。有6件完好无损,另30件伤残。这些石刀或大或小,均经人工磨制,有双刃的,有单刃的。这些石刀均在靠近刃口处钻孔,两面打钻,呈马蹄形,线痕明显。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密山宏林遗址群采集到的石刀全是小件,未见大器。有两件做的竟和现在医院用的手术刀型制极相似,仅有2cm长,1cm宽,全磨面,刃面锋利,刀尖锐利。可以看出,在密山宏林遗址群生存的先民,那时磨制石器的制做已经很先进了。

4.石磨

这次普查,采集到石磨6件,器形有大有小,型制不一,有条形,有翘板形,有月牙形。使用痕迹明显,磨面光滑平整。石材均采自当地山上,有少量火山岩石,应来自外地。有一件细石加工的石磨石,中间趟沟,沿沟槽向两侧呈漫坡状磨面,光滑平润,是专门用来磨制小器的,且在边缘处留下5个米粒般大小的印痕。还有一小磨石,钻孔,是随时带在身上的。

5.石钩,石锥,石锯

在青龙山河西岸F5岗地,采到石钩一件,石锯一件,未磨面。石锥一件,略磨面。这3件石器是当时的生产工具,另见石凿2件,均为细石磨制,刃口呈双面弧形。

6.石斧,石锤

密山太平宏林遗址群,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共采集到石斧10件,石锤3件。石斧形制大小不一,幅面有宽有窄;有全磨面,也有部分磨面,均为弧形刃口,最大一把规格12cm×7cm。而最小的一把规格是5cm×3.5cm。小的居多,多数伤残。分左右手使用。

7.石饰件

尤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密山宏林遗址群地表层采集到12件石挂坠,1个石管。这些石饰加工极为精制。石挂坠、石管均选用绿色细石磨制,4孔,钻孔口呈马蹄形,线痕明显,有台阶,是当时先人挂在脖子上的饰物,规格:4cm×3cm居多,左右孔距之间有一条沟槽。在牧羊人手里还看见一把有鱼纹的石挂坠。最小的一件规格:1.5cm×0.5cm,4孔。石管长3cm,通孔,孔壁呈台阶状。包浆厚重,通体有璧玉的感觉。

二、认知与思考

密山宏林遗址群,南距兴凯湖85km,北处完达山腹地,向北可与大小兴安岭相通。197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考古队在兴凯湖新开流东1.5km的湖岗上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仅在280平方米范围就发掘了墓葬32座,鱼窟10座,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牙骨、角器760件,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M5的人骨做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距今5430±9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6080±130年。

而在密山的吴家岗、855农场14连、富源乡宝泉村、连珠山镇永泉村均发现有新石器时期遗址,而密山宏林遗址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地表层遗存之多,石器加工之精细,在全国也是少见的。由于年代久远,又未对遗址地下做深入发掘,对这个遗址群的认知还只能停在表面上,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界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采集到的这些石器在加工、制做的工艺和风格看,在密山宏林遗址群生活的先民头脑已相当发达,已经有了固定的生活场所,不再四处游荡,人口密集,也有了种植生产,而且地区、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很活跃。有了明显的饰美意识。

除了上述已做分类的石器外,还采集到玛瑙环残器、制陶工具、石簇,有块马蹄形状的石器上还刻有15道刀痕,应该是记数来的。在f6岗地,同一地点采集到4件青铜带饰、骨骸和5节铁腰带,腰带间有环连接。也应是同一时期的东西。这次普查发现疑似墓葬一处。

密山宏林遗址群年代的认定,作者认为应在新开流文化之后,东宁县团结文化同期,距今约3000年前后。

近年来,密山宏林遗址群已遭修路、洪水冲击、种地破坏,在公路东侧钩机挖出的一米深的沟槽土层发掘中,f1,f2,f3,f4,f5岗地的土层里都夹着大量陶片、碳灰和异地砂子,文化层很深,很具发掘价值。急需国家相关部门早日采取措施,抢救、发掘和保护。不能让在地表的文物再流失了。

参考文献:

[1]《黑龙江考古》1972年7期

上一篇:从中国古代服饰角度探讨中国古人三种意识的形... 下一篇:舞台化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