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高校培养优秀报关人才之我见

时间:2022-04-14 07:05:46

【前言】关于改进高校培养优秀报关人才之我见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教学学时分配中必须将大量时间用于分析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专项练习上。而另一方面,报关实务作为一门实务性课程,本质上要求学生能达到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因此,教学中必须安排相当比例的课时,用于“实训项目”。因此,在教学中,...

关于改进高校培养优秀报关人才之我见

[摘要]报关员已成为社会择业热点,报关员资格考试也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目前我国高校作为培养未来报关人才的主体在报关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教材选择,缺少实训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配合使我国报关人才的培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面对存在的实际问题,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以使我国目前报关人才稀缺的局面得以改善。

[关键词]报关人才 培养 教学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发展,各类进出口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在外贸人才中,由于报关专业性较强,加之从事报关需要通过国家报关员资格考试,而这一考试通过率仅为10%左右。据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委员会统计,2005年一2011年报关员考试的报考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但通过率仅在10%左右。2009年全国报考人数269813人,实际参考人数为127641人,通过人数为8466人,通过率仅为6.6%;2011年全国报考人数也超过了21万。因此报关人才相对紧缺。

一、作为我国培养报关人才主体的高等院校,由于学校和专业定位等原因,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教学效果未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报关人才应试与应用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教学学时分配中必须将大量时间用于分析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专项练习上。而另一方面,报关实务作为一门实务性课程,本质上要求学生能达到毕业后的“零距离上岗”。 因此,教学中必须安排相当比例的课时,用于“实训项目”。因此,在教学中,“应试”与“应用”两种教学目标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难以“两全”。

2.培养报关人员的教材选择问题

多数高等院校在课程教材选择上规定必须选择相应的针对高等院校的规划教材,不允许选择资格考试教材。更不允许选择降低办学层次的高职教材。而普通高等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往往理论有余而实操应用不足,内容枯燥缺少实际应用内容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学习兴趣大大下降。

3.教师的课时分配问题

在笔者所在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报关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方向课,仅分配45课时。而《报关实务》内容非常多,而且杂,因此《报关实务》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我们为了配合学校的课时,需要进行一些合理化删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化掌握。如剔除了报关员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一块内容——进出口商品归类。它是历年考试中失分比较多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

4.培养报关人才时实训培训的缺失

在报关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采取实验室模拟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是非常理想的模式。但是由于缺少真实的环境,以及软件偏重于报关单据的准备,忽略报关流程,软件更新落后于报关等实际原因,导致学生即便经过了软件模拟训练,仍难以完成实际的报关操作。显然,不经过实际工作的磨炼,学生报关技能离报关岗位的要求仍有差距。

二、针对以上我国高校在培养报关人才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与国际贸易专业的自我定位

学校应摒弃固有的传统重教学或重科研二分法的思维方式,灵活处理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科研上明显落后,短时间内难以大幅提升的专业,如果该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直接就业而非深造,就应该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基于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应用能力培养。

2.校内与业内人士的共同计划

要组织专家和业内人士共同修订课程教学计划。

一是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应用”为重,同时兼顾“应试”。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而将“应试”内容主要安排于课堂教学课时之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课堂辅导为辅。

二是增加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学时。应在教学计划中将报关实务的学时数从目前仅有的45个课时至少增加到54课时,以满足理论讲授和实训两方面的需要。

三是尝试建立新的教学考核体系与方法。课程考核以报关员资格考试为导向,实行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参考职业资格考核模式,兼顾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改进技能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技能考核,以查找商品编码,填制报关单等基本技能为主;最后,规范实践环节考核,强化职业素质训练,对学生的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进行全方位考核。

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弥补教材缺陷。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有其优缺点,因此一方面要给予教师自由选择教材和动态调整教材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材建设,可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专家与校内“双师型”教师,针对岗位特点,编写教材与实践教学讲义。

五是联合校外的各种培训机构,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鼓励其通过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来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特别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通过聘请企业报关专家培训,到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增强培养报关人才的实训能力

首先是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其次是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因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则可以完全真实地展现职业情景,能真正锻炼和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

再次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创办经营实体。可以借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模式”,与有实力的企业及个人合作或独立创办经营实体,尝试“公司化运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报关人才是能够应对多种问题的未来多样性综合人才。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方法与途径是加强师资与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这需要广大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正确的教育体制改革下,各高校培养出更加优秀报关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溪淳.中国报关港务发展趋势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全球经济,2011(9)

[2]唐衍伟,王逢宝.中国对外贸人才教学的缺失及防范[J].统计与决策,2011(9)

[3]方建灿.对我国外贸发展及人才供应保障的思考[J].国贸快报,2011(7)

[4]李宜军.我国海关相关人才现状及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2010(1)

[5]白明.从报关人才的培养,看中国如何取得标准化国际市场的定位[J].中国物价,2009(3)

[6]中国高等院校接受外贸人才教育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9年6月26日第05版

[7]曹宁.我国外贸市场及报关人才研究:(学位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浅谈万年县适宜油茶种植地气候区划与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