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奈保尔《One out of many》中的身份问题

时间:2022-04-14 04:27:29

解读奈保尔《One out of many》中的身份问题

【摘 要】本文从奈保尔短篇小说中主人公印度人桑托什到美国社会后经历的一系列变化来解读身份在不同文化中所产生的问题,最后印证奈保尔无法逃离的悲剧观念。

【关键词】奈保尔;身份;美国

1971年,著名作家维・苏・奈保尔因发表《在一个自由国度》受到文学界严重批判,并开始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这部作品包括以奈保尔在非洲和加勒比海的亲身游历而写成的自传和三篇短片小说。这部作品重点关注那些试图适应新环境的移民的生活,探寻因他们自身缺陷和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而造成的身心问题。《One out of many》讲述了一个来自孟买的厨子桑托什,跟随主人流徙到华盛顿,希望寻找新生,发现这片新大陆上主流社会倡导的自由,机会,希望在新大地上已不在,孤独的成为了社会的局外人的故事。

R・K・纳拉扬曾经说过美国社会中的印度移民是比较孤独的一个种群,他们已失去自己的根,同时也未能在美国这片新土壤中生根发芽…很少有印度移民试图与美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合为一体。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快乐,实际上却被某种模糊的不满足感所折磨着,内心出现自己也无法定义的动荡不安。因为人类是需要归属感的。现代社会下,寻求稳定,建立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的观念变得越来越强烈。从全球角度来说,大量的移民存在,多种族关系,杂交和过渡身份逐渐成为社会的特点。

桑托什(Santosh)是孟买一个生活安逸快乐的厨师,一天他的雇主因工作需要要到华盛顿生活,他也随之来到了美国,而美国的生活与在孟买是完全不同,桑托什经历着迷茫困惑,与此同时他遇到了与他同在公寓工作一个黑人女性(原文hubshi是印地语中对黑人的贬义称呼),并和她发生了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痛苦与困惑后,桑托什离开了公寓,在外面遇到了普里亚(Priya),与他意见如故后,留在普里亚的餐馆当一名厨师。因为桑托什的身份不合法合法,他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当中。后来,普里亚建议他和那个发生过性关系的黑人妇女结婚,这样就能拿到绿卡成为美国的合法公民。一开始桑托什不耻这种做法,但还是妥协了,最后他终于成为了美国合法公民。

小说的主人公桑托什作为一名仆人跟随“老爷”来到华盛顿,慢慢的与自身原来的印度文化身份脱节,在美国社会中叶逐渐失去了自我身份。他试图遵守美国社会的秩序,从物质上说他确实成功了,因为他有了钱,有了绿卡,但他的灵魂却被撕毁了。他的印度文化经验不能简单地应用到美国环境中。他是一个外国人,陌生人,他没有能力将美国经验转化,控制,到最后与他之前的印度文化经验融为一体。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桑托什一华盛顿时,他就看到许多的黑人(hubshi),此后也一直出现这个词,“每周有一两次,我要去我们那条街上的超市。每次我总会路过一群群hubshi男人和孩子”,“散落在哈布舍人居所之间的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陈旧的房子,但这些房子的门前日夜都点着煤气灯…在我看来,这些煤气灯同时又像是某种警告――警告哈布舍人不要靠近”,“在超市的外面总能看到一名带枪的警察,在店堂内也总有两个带警棍的哈布舍保安,而在收银台后面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哈布舍乞丐”.作者自己曾在《逆写帝国》中提道之所以用印地语中的hubshi(魔鬼或是怪物)是为了努力表达桑托什所感到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文章中一开始就使用hubshi而不是“黑人”这个词,作者也是意欲让读者慢慢发现这个词的特别涵义。当桑托什遇到那个hubshi女佣时,觉得她很不干净,黏腻的汗液,刺鼻的味道,都使他感到讨厌,到后来被黑人女佣诱惑,抚摸她身体时宗教意义上的害怕。

作者奈保尔使用这个词表现出主人公的文化而不是作者自身,在这个意义下是对语言不同性的自我意识下的附带使用。在语言学看来,hubshi的所指与negro的能指是相同的,如果我们将两个词进行互译,我们会得到同样的指代物。

无法解码不同文化的能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他的第一次购物经验使他买了一顶绿帽子和绿西装,使的桑托什一次也没穿就放在了箱底。接下他从雇主那里获得“解放”,为得合法身份日夜憔悴,最后求婚并娶了那个让他害怕hubshi女人。这时,桑托什意识到了毁灭的步伐正吞没他。最后故事毫无疑问以一个最冷静的文学语言结束,“我曾是其中的一部分,从来没将自己当做一个存在。我看着镜子决定要自由。我的自由带给我的所有就是认识到我有脸有身体,我必须为了照顾这具身体,有衣可穿好多年。然后就结束了。”

桑托什说出了奈保尔“无法逃离”的悲剧观点:外国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陌生异化的存在,并陷入了文化错位中无法逃离。那个hubshi女人就代表了桑托什害怕并抵抗的印美杂合身份,而这个杂合已经在他身上开始了。

注释:

因无实体翻译书的出版,引用到的原文中原话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Hall, Stuart. Myths of Caribbean Identity. The Walter Rodney Memorial Lectures.1991.N.p.

[2]Khan, Aisha.“What is ‘a Spanish’?: Ambiguity and ‘Mixed’ Ethnicity in Trinidad.” Trinidad Ethnicity. Ed. Kelvin Yelvingt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93:180-207.

[3]“One Out of Many.”In a Free State.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1973:21-58.

作者简介:袁洪丽(1987.11―),女,汉族,云南丽江人,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爱尔兰戏剧。

上一篇: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电力专业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