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其实可以再打你一次

时间:2022-04-14 01:33:20

妈妈其实可以再打你一次

这世界上本无热点,参与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热点。

妈妈再打我一次这个漫画火了之后,有很多朋友在问,如何成功制作一个传播案例?一个内容的传播热度取决于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而在这两个层面中,又有几点决定性因素?

首先看技术层面

1、微博发起、主导的三层传播链条

微博内容扩散本质跟群发短信一样,你发的范围越广,知道的人越多。这是信息流的基础属性。在妈妈再打我一次(以下简称“妈打我”)这个事件中,微博分别用了输入栏右上角文字链和热门排行第二条文字链进行了推广,在这种强势渠道的助力下,就形成了第一轮的内容初步扩散。而在初步扩散之后,微博内容小编应该是和部分红人账号进行了沟通,布置他们进行了第二次传播。这一轮传播因为有了以红人(推手)为核心的点和有趣的内容,比较精准地扩散到了红人的粉丝,这是第二轮传播。而后,红人粉丝开始自发制作内容,这是第三轮传播,一条整体的传播链就此形成。

2、制作内容生成器,方便全民打脸

图片类内容的良好传播性是因为微博的特性所决定的,但图片类内容的最大难度就在于改编难度,PS也不是人人会用的,就算会,也不一定有时间有精力有意愿去做改编。但是,有了生成器,它就是一套完全没有操作难度的模板。近年来暴走漫画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开发了内容生成器,可以轻松把自己的创意带入其中并分享给众人。所在,在妈打我内容生成器上线之后,全民打脸开始。

3、诡异扭曲的剧情设计,释放参与者

这个是技术层面里最难的,因为剧情设计技术的实现,需要很多心理层面知识的积累。所以创意内容的策划,本身也是技术和心理的糅合。内容的转承启合需要具有严密的设计。这里面的东西我不太懂,所以就浅层次的谈谈。首先,是文章的标题,所有80后都应该看过一部影片,叫做妈妈再爱我一次,是80后集体回忆中的一部分。其次,四格漫画内容,头两幅用的是小儿书中的画风。此外,还有一点,漫画中的女儿应该是小学时代老师号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也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形象已经在无数次重复中深入人心,换现在话说叫学霸,大家对这种人都有些仇恨的。所以当看到学霸角色挨打时候,大家都抱着暗爽心态。

再说说心理层面

4、地图炮勾起的带入感

这一年的时间,带入感这个次已经被互联网分析师们说得风生水起。小米营销是粉丝带入感,微信支付是情景带入感,可口可乐是人格标签带入感……在这幅漫画里,所说的代入感是漫画内容与我们的相关性。第一,红人们制作或转发的内容基本是针对星座和职业,这种攻击力的范围已经超过了地图炮,是个人就一定会被归纳其中。之后,当我们看了漫画并暗爽了之后,我们的吐槽情绪被勾起。配合生成器,我们可以将我们心中的吐槽制成独一无二的内容,制作出满足自我个性的内容,并进行分享,让朋友们看到我们的创意。这种心理带入感和生成器所带来的操作带入感贴合了我们心中的情绪,像一把小刀,划过我们麻木的神经。像一把铲子,铲平我们心中的小激凸。

5、“黑”与“自黑”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妈打我能够在短时间获得大量关注的原因,也在于我们对于周边环境的不满。我利用生成器做了幅图,妈妈:女儿,你男朋友是干吗的?女儿:干互联网的。“啪!” 我把这幅图发在了我的朋友圈,点赞接踵而来。这是我在自黑,但是我的朋友纷纷表示,“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感觉还是蛮可爱的呢。”“被黑得好开心,想想自己的女朋友,还有点儿小激动呢。”这是什么精神?自黑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对于自身生活的吐槽,更是可以让他人感觉到一种‘知道你也过得不好,我就心理平衡了’的感受,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同盟感,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感觉自我慰藉。

上一篇:1999炸馆事件:想要美国说声抱歉,真的很难 下一篇:搜索 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