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长假如何过

时间:2022-04-13 01:51:54

节日长假如何过

【活动主题】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主题分析】以“五一”长假为契机,教会学生合理地处理自己的学习、劳动和休闲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现代基础教育早已摈弃了仅仅是为未来工作、就业而实施专业训练的观念,而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以充实人生、发挥人生价值。对于青少年来说,生活的内容不外乎学习、劳动和休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人们常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似乎都是为了学习:家务活不用做,电视不许看,业余爱好也不能有……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自己的时间,生活中除了学习就再没有别的内容了。

师范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自主时间较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些学生的全部生活都是学习,以致于走出校园后,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另一些学生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寻求刺激,提心吊胆地溜出去玩,酿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虽然有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等外在因素,但主要还是青少年不会合理地安排学习、劳动和休闲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合理安排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不合理安排生活的不良后果。

2.让学生体验自己合理安排生活时的快乐和不合理安排生活时的烦恼;激发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掌握安排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合理安排生活内容的策略。

2.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活动方式】

角色扮演法、讲授法、讨论法、心理体验法、经验分享法等。

【活动准备】

1.在课前进行检查,了解班内学生制订和执行生活计划的情况,让学生制订出一周的生活计划,选出比较好的方案以备展示。

2.在课前找四名同学,把四个主题情境告诉学生,让他们做好口述的准备。

3.在课前找出三位平时比较善于安排自己生活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主题情境

1.马玉,师范一年级,小学初中时聪明可爱、能歌善舞,每逢节日聚会,都有她欢乐的身影。没考上重点高中,到了高职好像什么爱好也没有了,整天看书、做题。妈妈对她说:“师范不比小学初中,你如果考不上5+2(专转本),毕业时哭都来不及了!”她听了,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成绩却怎么也提不上去。看到别的同学且学且玩,那么轻松,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小琳一到节假日,便把平时欠下的懒觉、电视节目全部补上。每天晚上看电视看到深夜,第二天睡到10点多钟才起床。作业天天拖,直到快上课了才草草完成。计划好的锻炼身体、帮妈妈做家务、练毛笔字等,全都成了泡影。

3.刚放暑假那会儿,小刚开心极了,每天都上网、睡大觉。可没过一个礼拜,他就厌倦了这种假期生活方式。他很羡慕同桌小清,她是个绘画爱好者,一有空闲,就铺开画纸,尽情地绘画;还有班长小威,挤出时间看了那么多书,难怪作文写得那么好。其实,小刚一直向往有一天能走进神圣的艺术殿堂来充实自己,他也曾想在这个假期里培养自己的爱好,可又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4.五一长假第一天睡了个懒觉,醒来还昏昏沉沉的。小杰随手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他心里想着等会打扫卫生、做饭,可电视节目实在是太精彩了,一看就是一上午,中午匆匆扒了口饭,下午又接着看了起来。第二天,忍不住又接着看电视……一个假期就这样荒废了。

(以上四个情境都找同学口述)

二、讨论与辨析(讲授法、讨论法)

请同学们帮助以上情境中的人物分析一下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言),同时展示课前找出的比较好的计划。

教师归纳总结,强调合理安排生活的重要性。

若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学习生活,这是主要的;一块是日常生活,包括吃饭、睡觉、搞好个人卫生等,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块便是休闲生活了。

学习生活是我们每天的主要生活内容。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知识是学生维持生活甚至是美化生活的必需品。学习不能刻板,要学会找窍门;目标也不能定的太远,否则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只要养成有计划学习、善用时间的习惯,每位学生都可能取得一些学习成果。

应该说,现在的家长大多数是不愿意让孩子吃苦的。当然,家长们的初衷都是望子成龙,为了让孩子早日成才,他们包办了孩子除读书以外的一切活动,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只要孩子学习好,他们就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当牛做马。

如果这么教育孩子,真的能让孩子成才,又何须多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了――生活自理能力差。某年高考,一名考生考了高分,被某所大学录取,但一听说要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学习,该生害怕万分,居然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良机。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为了适应人类的进步,学生有权利享受社会、学校尤其是家庭为我们创造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我们的家长望子成龙,为孩子成才呕心沥血,尤其在孩子前途上不遗余力地尽力投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需要人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不怕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信息社会,需要人们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公关本领。综观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智慧过人外,大都意志坚强,有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有独特的个性。况且不管社会安定与否,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显然,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一个自理能力差的人,就算智商极高,也不能算是健全的人。所以,高职生应该学会打点自己的生活,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一块就是休闲生活了。怎样度过休闲时光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的好坏,而善于利用自由时间来调剂单调的生活,能打造健康的心理。

我们要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来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显示出价值,没有哪一刻是不必要的,没有哪一段生活是多余的。只有工作没有休闲的生活是不幸的,善于休闲的人也要会工作、学习。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来说,休闲不是偷懒,不是只顾一时不顾将来,休闲不是只有失而无所得,休闲也不能被看作是学习的空档,可以随意填补。

三、活动体验(心理体验法)

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谈谈对生活内容的感受和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别找同学谈感受,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生活安排。

四、经验分享(讨论法)

请几名学生讲述自己按照计划生活,轻松高效、积极主动的事例。(争取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同学都谈谈自己的做法,气氛要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策略与技能指导

1.学会制定生活计划

(1)计划应该简单易行而富有弹性。

我们所制订的生活计划毕竟只是一个有关生活内容的构想而已,千万别把计划定得过于详细、紧凑,否则过于刻板,反而会干扰生活状态,打击自信。目标越大的计划,越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结果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在制订生活计划时,应留下一些空白的时间,用于调整或处理偶发事件,以保证计划的全面实施。

(2)计划要考虑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些人是“夜猫子”型的,而有些人是“百灵鸟”型的。别人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应该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按计划学习和生活,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3)计划要参照学校的作息时间。

要想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相辅相成,让课外生活对课堂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就要以学校每日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为基准,参照学校的课外活动,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

(4)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何计划都是一纸空文。所以,为了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将睡眠、运动和休闲时间合理地穿插于学习生活中。

每天满脑子的课程,就会神经紧绷、办事缺乏效率。要让自己在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有喘口气、放松心情的时间,才是聪明的读书人所为。

在施行计划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事先未考虑到的因素的干扰。要有恒心,遇到确实难以实施之处,应当对计划作弹性调整,而不是放弃重来,这样才能使计划更切合实际。

每当自己辛苦地完成阶段性计划时,不要忘记给自己一点奖励。在心理学上这个举动叫做正反馈,它有助于在下一个阶段能更有效地执行计划。

2.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别人做不完的事?难道他们的时间比别人多吗?显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能比较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而已。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还要娱乐、社交,真正能用来学习的时间真的很少。为了能有效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些时间管理的知识,以合理地安排我们每天、每周、每月的生活。

(1)管理时间首先要有全局观念。

什么时间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每周、每月、每年的计划是什么,哪些目标需要多长时间来实现,对于这些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可以列出一个时间表,在表上标出这些内容,这样我们对自己的时间安排就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框架、方向,以后在执行时就可以避免在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上浪费大量的时间。

(2)要对每天、每周的时间作具体的规划。

首先要了解自己现在的时间规划。为此,同学们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在表格中列出你从起床到晚上休息的每一时间段及该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并坚持记录一周的情况。这样一周之后再对你这一周的时间安排情况、一周内每天的时间安排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这时,不用别人指导,你就可以发觉这些时间段中哪些事情完全是浪费时间,哪些时间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哪些事情应该放在一起做更节省时间,然后你就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一份每日的时间计划表。要把时间和要做的事情尽量列得详细一些,比如,何时起床,之后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哪些事情;学习要多长时间,具体时间段是什么;何时娱乐等。这些一定要列清楚,让自己在那个时间就想到“哦,我应该做什么事情了”。慢慢养成习惯,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有条不紊,没浪费一点时间。另外要注意的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今日事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你的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六、领悟与内化

让学生谈谈在这次活动的收获、受到的启发、,明白的道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活动拓展】

让学生谈谈怎样结合自己的实际,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制订生活计划,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制订出一周的生活计划。一周后检查学生制订和执行计划的情况,分类召开座谈会予以反馈。

【活动反思】

1.在班会时要让学生认真体验自己不合理安排生活内容时的感觉,以激发学生合理安排生活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生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做好跟踪检查和反馈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好落实。

上一篇:在合作中发展 在发展中提升 下一篇: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