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

时间:2022-04-12 05:44:43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及体会

一直以来,高中学生的作文评改,大都由教师包办。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而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评改态度冷漠、无动于衷。作文评改一直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却未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扭转作文评改的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尝试,使作文评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

一、做好思想工作

作文由学生互评互改,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有顾虑,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习惯性地认为,老师评改作文才是天经地义的,让作文互相评改,那是教师偷懒的招数。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互改活动,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是把教师包办评改与学生互评互改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互相评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教师包办评改,囿于时间、精力,即使责任心很强的教师也只能更多地止步于“评”――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评价其优点,而学生互评互改,由于多人评改一篇作文,且容易当面沟通切磋,还要最后推出佳作,“改”既是可以做到的,也成了最终的目的。其次,引导学生树立自主自能、互评互改作文的自信心。有些学生担心他们的能力水平难以胜任作文互评互改,这样放手让他们做这项工作会乱成一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的道理是,评论家未必就一定是作家,作文评改的能力首先重要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写作能力。学生由小学到初中的阅读习得积累了写作所需的多种知识,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这只不过是所积累知识的内化、迁移而已。即使有的学生认识水平、评改能力有所欠缺,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是可以逐步提高的。第三,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学生在高中阶段正逐步走向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在这个阶段,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必将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以上的思想工作,学生打消了互评互改作文的种种顾虑,为作文互评互改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互批互改的操作流程

一般4人为一小组,确定小组长1人。小组组合考虑如下因素:一是从性格、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确保小组人际关系和谐;二是注意每个小组拥有写作水平相对出色的人员,做到水平互补。

1.培训引导,制定标准 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必须掌握评改作文的要求,心中要有一套评改标准。这个要求和标准包括文章共性和特定文体特殊性两方面。当然,明确要求、掌握标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我们的做法是,对文章共性的要求,如书写、标点、语句、开头、结尾、选材、结构、中心等,进行集中辅导点拨;特定文体的个性要求,主要在每次作文评改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同学商讨决定相应的评改要求和标准。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可让学生自己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2.互评互改习作 除小组长外,小组每位同学批改本组内三位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通病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和总批。之后由小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三篇作文,不只对习作者的习作而且还对初评者的评改提出补充意见、作出评价等。然后由小组推出佳作,留作在全班交流的候选作品。

3.对话交流 这个环节贯穿互评互改的整个过程,包括评改之前制定标准、明确要求的活动,而且这个对话交流应该是多向的,评改者与习作者之间、评改者之间、习作者之间都有必要沟通切磋。可就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就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体会,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多向对话交流,提高互动效应。

4.教师的指导跟踪 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教师的作用,除了评改前的指导外,在学生评改过程中,教师也须融入活动,对同学在评改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启发。在学生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拿不准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关的指导作必要的准备。

毋庸置疑,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也不是人人如意、篇篇得法的,特别是活动的初始阶段;另外也难免有个别同学耍花拳绣腿,不负责地评点,不切实际地吹捧,但这毕竟是次要的。我们不可因此而否定学生自主自能评改作文的改革。

三、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收获

首先,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作文,必然要认真阅读研究别人的文章,这就是一种学习、思考、交流的过程。评改时不断领会别人的长处,从而学习借鉴它;又通过发现纠正同学作文的某些不足或毛病,培养作文修改的能力,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让学生及时互评互改作文,大大缩短了由教师一个人评改的时间,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评改者主观、被评改者常常不服的隔阂。因为学生间心理距离较近,彼此最容易沟通,亦最容易互相讨论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

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习作者为了避免自己在互评互改中成为众矢之的,他们一般会以认真的态度,较多的投入完成习作,而评改者如果草率马虎地对待评改,那么在其他评改者的评改中便很难推卸责任。因而这个活动亦有利于学生提高责任意识。

“寻找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如是说。我想,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就是为“少教多学”的理念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华侨中学。

上一篇:我和我的星座 下一篇:“霉冬瓜”踩上“狗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