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出路

时间:2022-04-12 05:14:02

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出路

摘 要:本文介绍可持续经济学的内涵,说明其理论基础并对其对于国家发展的实际意义做出分析,从而明确其根据基本思路所制定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可持续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资源匮乏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建设的逐步扩张,人类大力开发土地,开采自然资源,一度的无节制开垦在一时之间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但在无形当中为大自然加剧了生存的压力。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越来越多的生物种类濒临灭绝,逐渐从地球上消失,大自然的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整个社会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是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指明方向的途径。而可持续经济发展是在人类社会对可持续的认知形成的一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能够使得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可持续经济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经济学的建立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在于“发展”二字,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经济为国家政府和人民敲响了资源匮乏的警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为缓慢,为跟随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过去的几十年间曾经大量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挖掘。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可持续经济学的产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预测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国家所面临的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源匮乏问题,自然资源是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一旦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达成反而会出现倒退的状况。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了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资源问题。世界各国为取得经济稳定和长期生存,达成了一致共识,建立起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从这一角度而言,可持续经济学具有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的重要意义。

其次,可持续发展系统当中,人口问题被列为首要影响因素,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形态资源与可持续经济学理论构成了促进与制约的相互依存关系。然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够直接理解为单纯的人口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当今世界的人口增长趋势下,人口基数过大,增长速度快,增长幅度高,都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人口问题涉及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平衡,人的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是社会整体运行的必要依据,二者相互协调,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发生冲突协调不便,则直接对经济的增长形成阻碍的屏障。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大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流失,可持续经济学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力争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数量的相互协调与和谐共存。

三、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基本思路

(1)国家政府的干预与市场调节。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应恰当的发挥政府职能,在可持续经济学的作用下,在国家各个地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在环境的保护、人口的控制还是资源的消耗上都予以合理科学的安排与协调,科学的制定发展计划,从而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建立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节约型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过去传统的资源浪费发展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能够对原本一次利用的自然资源加以进一步的再利用,亦或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人口承接力,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借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实用技术增强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尽力杜绝资源浪费与废弃物的排放,从而保证环境质量。为工业、农业发展领域制定一定的节约目标,并建立超标系统,利用相关部门职权控制节约质量和节约水平。(3)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相互协调,统一规划,应将环境保护同样纳入到经济发展的体系当中,使环境与发展相互统一。与此同时,我国应积极与世界环境当中的其他国家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建设,利用政府投入资金发展国家环境保护事业,从而达到可持续经济的切实落实,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结语:可持续经济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现状作出分析,明确可持续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 赵成美. 广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主要理论分支的关系与整合[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02:58-66.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下一篇:智能电网在互联网技术中的发展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