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变继母,三法官锒铛入狱

时间:2022-04-12 04:07:08

保姆变继母,三法官锒铛入狱

专家在世时她一直是保姆身份,专家去世后她却向专家的子女出示了与专家的婚姻证明及遗嘱。保姆一夜之间成了继母与遗产继承人,然而,这桩婚姻却牵出了一起国内罕见的伪造法院判决书及卷宗的案件……

3月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简称巴州)首府库尔勒市已是春意盎然,生机一片。然而,与这春的气息格格不入的是库尔勒市第二中学教师张艺龙的家里却是一幅凄凉、悲伤的景象。张艺龙家客厅里摆放着他父母的遗像。张艺龙仍然沉浸在丧父的悲痛和保姆变继母的气愤之中。“太让人气愤了,李丽竟然瞒天过海,背着我们同父亲结婚,又采取欺骗的手段,编造了遗嘱……”

2006年3月18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张艺龙说起这件事时气得脸色苍白、双手发抖……

“我家的保姆什么时候成了我的继母?”

张艺龙是库尔勒市第二中学的老师,2004年下半年,学校安排他和妻子一起去了距库尔勒市400多公里的若羌县中学支教。姐姐远嫁法国,哥哥也在外地工作,年迈的父亲张宜弟由保姆照料,他家是个幸福的家庭。

2005年3月11日晚,在若羌县支教的张艺龙像往常一样,备完课已经是深夜零时了,这时电话铃响了。

“小龙吗?我是姐姐,老爸病危你知道吗?明天你快点回去看看吧……”

电话是远在法国的姐姐打来的,张艺龙一下子惊呆了,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父亲病了家里怎么没有人给他打电话,而是绕了一大圈子让远在法国的姐姐打回来呢?

次日下午,张艺龙就赶回到了库尔勒市,他一下车,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巴州医院。在医院太平间的门口张艺龙被医院的工作人员拦住了,不让他进去探望。

“你母亲李丽不让你们这些做子女的见你父亲,是你父亲生前的遗嘱。”工作人员说。

张艺龙听得有些糊涂了。“她是我们家保姆,不是我母亲,你们搞错了。”

“没有错,她是死者的妻子,我们见到了你父亲与她的结婚证和你父亲的遗嘱。”工作人员认真地说。

张艺龙顿时懵了,我家的保姆什么时候成了我的继母?一头雾水的张艺龙没有看到躺在太平间里的父亲。

几经周折,张艺龙看到了那份把他挡在门外的遗嘱,遗嘱这样写道:

本人因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为防过世后出现财产分割纠纷,故立此遗嘱。本人在巴音小区的福利分房,本人因无钱购买,是由我第二任妻子李丽出资购买的,这份遗产应由养女周华继承。而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所带来的效益、债务、纠纷等均由第二任妻子李丽所承担。我自己的儿女们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以及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无权继承财产……

遗嘱是打印件,立嘱时间是2005年3月6日。订立遗嘱人“张宜弟”3个字也是打印出来的。遗嘱上除了盖有张宜弟的私章外,还有钢笔所签的证人证词。

张艺龙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父亲会背着自己的子女再结婚,去世后还把自己的子女拒之于千里之外……

疑问重重的遗嘱

张宜弟生前是巴州农校的老师,八十年代中期农校划归巴州第二中学。张艺龙回到家里不久,就接到二中负责人张小林老师打来的电话:

“张艺龙吗?我是张小林,你继母要火化你父亲的遗体被我们阻止了,你赶快想办法。”

“张老师谢谢您了,我正在催促我姐姐回国……”

3月14日,远在法国的姐姐也风尘仆仆地赶到在库尔勒的家中。

当二中负责人张小林老师、张艺龙、张艺龙的姐姐、李丽等人坐下来商议张宜弟的葬礼事宜时,李丽跳起来说话了:

“我老伴的遗体不能火化,老伴的去世与州医院的误诊有关,我要状告州医院,我要扛着丈夫的遗体去上访告状……”

李丽的举动让在场的人都吃惊不小:

“我们决不容许你这样做!”

由于张艺龙姐弟一再坚持,李丽作出了让步。张宜弟的葬礼定在了3月15日举行。

葬礼后不久,一个陌生男子敲开了张艺龙家的门。

张艺龙问:“你找谁?”

“是这样的,张宜弟的妻子将你们家的果园卖给了我,我来核实一下真假。”那人回答。

张艺龙从那人口中得知,前不久李丽拿着与父亲的结婚证和遗嘱将果园卖给了他……

张艺龙姐弟听后十分气愤,神秘的“继母”、疑问重重的遗嘱以及“继母”的所作所为都让姐弟俩感觉这里面大有文章。

继母是这样炼成的

张艺龙介绍说,他父亲张宜弟1964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支边来到巴州若羌县担任林管站技术员。由于他工作努力先后培育出了好几个红枣新品种,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后来被调到巴州农校当老师,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致力于果树新品种的培育开发。1995年他成功地培育出了香梨新品种“新香梨”,得到了果农的好评和政府的表彰。他撰写的关于库尔勒香梨的论文在国家大型学术刊物上发表。退休后,他仍不惜余力,开发培养香梨新品种。

1996年,张艺龙的母亲被诊断为右侧听神经瘤,手术后双目失明,大小便失禁,一直卧病在床。为了照顾母亲,张艺龙和父亲商量请个保姆。可是,母亲身体比较胖,搀扶搬动非常吃力,而张艺龙的父亲脾气又大,他们家的保姆不好当,找的保姆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

2002年春天,职业介绍所将李丽引见了过来。李丽勤快能干,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深得全家人的喜欢。

2002年6月22日,张艺龙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医院诊断为猝死。

张艺龙的母亲去世后,李丽提出来继续留下来当保姆,并且说就当是张宜弟的干女儿,其实,张艺龙也认为年迈的父亲需要人照顾。李丽就这样留了下来。

2003年10月1日,是个星期天,这一天是张宜弟和李丽去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日子。更为特殊的是这一天是新婚姻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新婚姻法规定从这天起,结婚登记只需要身份证,不再需要单位的证明。

而这一切,张宜弟的子女全蒙在鼓里。

张艺龙对父亲的婚姻是疑惑重重,亲自到库尔勒市民政局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的结果是张宜弟和李丽的婚姻是合法的。

尽管如此张艺龙的疑问还是没有消除,而且又有了新的疑问。张艺龙在张宜弟和李丽的婚姻登记审查表“婚姻状况”一栏中看到张宜弟填的是“丧偶”,而李丽填的是“未婚”。“未婚”一词让张艺龙感觉到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因为张艺龙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名字叫周华的小女孩,不离李丽左右,并且喊李丽“妈妈”。对此,李丽也不否认与周华的母女关系。李丽的解释是周华是她的私生女,是她十几年前被人后生的孩子。

张艺龙的调查,一时陷入了僵局……

是骗局还是闹剧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的知情人给张艺龙写了一封信,这位知情人在信中说,他认识张艺龙家的保姆李丽,而且李丽并未与前夫离婚,她前夫的名字叫周忠,也在库尔勒。

2005年5月,张艺龙以重婚罪将李丽告到库尔勒市人民法院。法院即派法官前往河南省原阳县调查情况。

在河南省原阳县师寨镇安庄村村委会常住人口登记表上,李丽家登记着四口人:周忠与李丽的关系是夫妻,女儿是周华,儿子是周军。师寨镇安庄村村委会为库尔勒市人民法院调查组出具了一份证明,证明上写道:

“李丽和周忠是夫妻关系,两人大约是在1990年或1991年结婚,现在有2个孩子,男孩周军系周忠前妻所生(前妻已病逝),女儿周华系李丽所生,一家人现在都在新疆打工,打工前都在本村居住,确系我村村民。”

这份证明把张艺龙惊呆了,原来这个周忠就在他家的果园里干活,与周忠一起在果园里干活的小伙子周军竟然是他的儿子,原来李丽一家四口早就隐藏在自己的家中!

造假判决浮出水面

2005年6月,张艺龙自诉李丽重婚一案在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面对法庭上的证人证言,李丽说:“我并没有与周忠登记结婚,师寨镇安庄村村委会的户口登记证明,并不能证明我与周忠是夫妻关系。我曾经喜欢过周忠,我们相爱过,后来我们同居了,一个月后就被我父亲拆散了。1994年12月,我又与周忠走到了一起,后来由于感情破裂,1998年我们解除了非法同居关系,我这里有原阳县人民法院的判决证明……”

李丽当庭出示了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法院(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明确地解除了李丽和周忠的同居关系。

这份判决书“原件”,看起来与真的判决书没有任何异样,公章、骑缝章以及“本件与原本校对无异”章一应俱全。

就是这样,张艺龙感觉这份判决书还是大有问题。为了鉴别李丽所持这份判决书的真伪,张艺龙与库尔勒市人民法院的法官再一次赴河南原阳县调查。

这次调查大有进展,原阳县人民法院出具了一份证明,证实该院并不存在(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民事判决书一案的案件,经三位合议庭成员回忆,他们均未办理过此案。

但是李丽说库尔勒市人民法院调查得不彻底,她又向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呈上了一份完整的卷宗,用以证明判决书的真实可靠。

这份(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判决书卷宗上,原告李丽称,1991年经人介绍,原告与被告(即周忠)相识,当年4月6日开始同居,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1992年2月3日李丽生一女孩,取名叫周华。女儿出生后不久,周忠不顾家,两人感情恶化,李丽便向法院申请判令双方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女儿周华由李丽抚养……

于是,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向原阳县人民法院又发出了调查函。

2005年9月28日,原阳县人民法院向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复函:

“据查,我院1998年共受理民事案件887件,因此,不存在(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案件,档案室也无该案卷宗。师寨镇人民法庭及其档案室也未向任何人提供所谓的第1161号案卷的复印材料。该‘判决书’中署名的合议庭成员吕某某、杨某某、赵某某均未办理过此案,开庭笔录非张某某记录,张某某也未参与过此案的审理活动。另查,我院未曾使用过复印材料中的立案审批表,且该审批表上亦无当年立案庭庭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综上,贵院提供的(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民事判决书及卷宗复印件均系伪造。其他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与此同时,库尔勒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丽犯重婚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李丽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审法院在审理此案中程序上有违法之处,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案中案,拔出萝卜带出泥

2005年10月10日,库尔勒市人民检察院对李丽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向库尔勒市公安局送达了立案通知书。10月12日,库尔勒市公安局遂进行了立案侦查。

河南、新疆两地司法机关经过密切的合作,一起司法人员参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一案浮出水面――

2005年5月,李丽来到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法院,通过关系找到法院立案庭的周某某,与周某某一起伪造了一份“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法院(1998)原民初字第1161号民事判决书”及状,随后又找到师寨镇司法所的王某某,让其帮忙在伪造的离婚判决书上加盖法院的公章。

王某某见还有几分姿色的李丽,面对送上门来的猎物,顿时色心大起,当即向李丽提出,只要与他上床,一切问题包在他身上。

于是,两人各取所需,一场肉体交换假公文的交易丑剧就这样裸地上演了。得到满足后的王某某在原阳县人民法院找到肖某某,让其帮忙在判决书上盖上法院的公章。肖某某趁办公室没有人时,将原阳县人民法院的行政公章、骑缝章等印章盖在了伪造的判决书上。

2005年6月,李丽再次来到河南省原阳县找王某某,让王某某再给她伪造一本卷宗。王某某这次向李丽索贿2000元,随后与李丽、周某某共同伪造了一本“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诉讼卷宗(1998年度原民初字第1161号)”的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卷宗。

案发后,河南省原阳县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大会,要求犯罪嫌疑人主动到检察机关投案自首,后来其中两名嫌疑人终于投案自首,交代了制作假案卷的过程。王某某、周某某、肖某某已被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另案处理。

2006年2月17日库尔勒市公安局将李丽刑事拘留。

本案库尔勒市公安局将于近日移送库尔勒市人民检察院审查。

2006年3月30日,张艺龙向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又提起了他父亲张宜弟与李丽的婚姻关系无效的民事诉讼,库尔勒市人民法院近日也将开庭审理。

上一篇:禁毒教育亟待多元模式 下一篇:青少年戒毒体系应加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