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性,体现人文性

时间:2022-04-12 12:36:08

强化思想性,体现人文性

摘 要: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凭借课文,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利用各种训练途径,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层次,全面而不是局部地、深刻而不是肤浅地,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书育人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主张“德育为先”的思想,陶行知也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将品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呢?

一、围绕课题导入,巧妙渗透

要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导入新课,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向月球去看一看好吗?“飞向月球”对于学生来说说是新鲜事物,这样的设计正是抓住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紧扣文本重点,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比如讲解《我的战友》一课,当我讲到“为了战友,为了整个班,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时,先让同学们想象烈火烧身的痛苦,再问同学们是什么力量促使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当学生答出是他那种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支撑着他时,我对同学们讲道:是呀,正是他那种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的精神,让他能在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他身上的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同学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变化:班里的值日不再用督促;凳子坏了,有同学将它钉好……看着同学们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三、依托课堂训练,渗透德育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可能仅靠课堂上进行。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编选作业、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时,我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练有所用。例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业一收回,我就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用心良苦。他们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有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我把他们的作业发下去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同学们非常活跃,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这节课在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的歌声中结束了,此后,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当起了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环境。

四、指导观察想像,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观察想象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还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就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叶欣护士长因不知疲惫抢救患者而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躺在病床上的情景。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已被叶欣护士长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染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人物的表情神志,展开想象:此时,叶欣内心会想些什么?她还有什么牵挂呢?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想象,让学生和文章主人翁达到了感情上的共鸣。这就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向高层次升华,从而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总之,人文性教育根植于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很多,还可在导语中、在欣赏插图等方面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发掘育人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学生的人文性在渗透、浸染、感悟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优化》。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品教育》。

上一篇:浅析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下一篇: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