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涛的感恩之旅

时间:2022-04-12 06:32:17

耿小涛的感恩之旅

2006年6月26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州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和几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她们含泪泣诉,互道别情,一声平淡的问候,一声平淡地回答,却翻卷出一段沉淀了30年、关乎生命的情感。

这名男子名叫耿小涛,是开滦集团唐山社区中心物业部的一名员工,30年前,他是一个从唐山地震废墟中被拯救出来的孩子,12个小时的埋压让他徘徊在死亡线上,是面前的这几位医生――王勤、孙玉艳、李玉芝……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1976年7月28日,沈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沈州医院前身)中西科主治医师王勤,作为中国派往也门共和国的保健专家刚刚回国,就听到了唐山大地震的消息。连续几天,医院陆续接待了100多名来自唐山的伤员,王勤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投入到了对伤员的紧张救治中去。

王勤说:“那时候大家都是一样,废寝忘食,连班加点,没有任何要求,就是觉得唐山遭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给他们最好的治疗。”

耿小涛说,他是地震后第二天的下午4点被救出来的,由于伤势过重,他被紧急空运至沈阳接受救治。“后来我知道,像我这种情况,在当时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但医院还是派了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24小时监护,愣是把我从死神的手里抢了回来。”说起从前,耿小涛泣不成声。

王勤记得这个孩子,他是当时唐山来的伤员中最重的一个,严重的挤压综合征和早期尿毒症,导致全身浮肿,不能活动,更可怕的是,在得知父母和两个妹妹遇难的消息后,他拒绝治疗。“所以,除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科学地医治,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他。他无法排尿,我们的医生护士就三班倒,帮助他排尿;怕他生褥疮,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帮他翻一次身,擦洗身体;大家都陪他说话,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医护人员精心的照料下,耿小涛奇迹般的活了下来,4个月后就拄着拐杖下地了,这期间,有很多不知名的沈阳人来看望过他,送吃送穿,给他安慰。“我的命是他们给的,可30年了,我一直没有来探望过这些恩人,我担心,再不来,我会再也找不到他们,再也没办法说一声谢谢……”

耿小涛攒了一年的工休假期,攒出了这趟感恩之旅。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前夕,很多像耿小涛一样的人,走在和他一样的旅途上。在他们的心和他们的目的地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线牵连着,那是抚平创痛的时间,无法斩断的情感。

上一篇:雄·奇·险·幻白石山 下一篇:听,灵魂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