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4-12 03:13:15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中职技术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人才,计算机教学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教学目的,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本文从改变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教师要全方位驾驭课堂教学、通过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一、改变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

中职计算机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需要从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我国的中职教育虽然在本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成长,但是教育模式上还处于照搬或模仿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模式。中职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实用性人才,这与高等教育院校的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差异。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应用于中职教育院校,照搬和模仿都不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

从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成果来看,很多学生取得了对应专业的任职资格证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明显力不从心。这是因为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是以教学为主,重视课堂教学,忽略实践应用操练。上机练习虽然存在,但是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导致成为上网、游戏的时段。另外,还需要注意到,“就业难”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院校的重点关键词,全国高等教育院校积极调整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职教育,更应该本着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原则,注重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对接。

结合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方面可以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论证、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以及课程内容的确定,既保证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又促进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细化和丰富。另外,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经常组织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期间,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兼顾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教师要全方位驾驭课堂教学,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艺术性的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活跃课堂的氛围,顺势提出具备启发性、贴切实际的疑问,以此唤醒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设计能使学生期望解答疑问的环境。在学生有限的知识范畴内,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要求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培养中职生瞬间思考的新颖想法在计算机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主题精心设计上机课程环节,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利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开展发展思维,在探索实践中展示其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灵活性、实践性是计算机课程具有的鲜明特点。教师可根据教材和现实社会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大胆去编写教程,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胆创新的基础,所以课堂中教师在激发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要给他们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亲手利用计算机创造作品,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优化和改进,对于某项软件或应用系统的使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操作示范之后,学生自己就会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寻找优化作品的方法。例如,学生制作完幻灯片产品介绍或广告之后,教师可以拿一两个例子来欣赏,并指出作品在颜色、动作、位置、大小、形状、动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者是改进的建议,然后让学生自己多修改和优化自己的作品,寻找更加适合的色彩、动画等元素。当学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和改进的作品一步步地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趋向完美,他们就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创新,经历了成功之后,学生就会更加喜欢创新、发明和思考。

计算机学习中的创新离不开实践,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一些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题目,例如,在 word 文字处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简历、报刊等的制作,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份自己将来找工作时可能会用到的 word 处理任务; Excel 电子表格制作中,可以让学生制作信息表格; 网页制作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个人网页等。

四、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计算机课程操作性较强,因此要注重技能训练,但是课堂教学属于集体授课,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魅力。教师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学生既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第二课堂中可以开展编程训练、网页设计、动画设计、打字训练等,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运用科学所学知识编写软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控制小组进度,遇到问题时师生共同解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学生编出一些有益的游戏软件,有的学生编写出便利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技能训练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但自学不等于不管不问,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内化为个体的东西,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自学方法指导,要有层次性,先让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归纳重点;再指导学生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系统性,并能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因子,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的是,在教材的选用以及将计算机更新的知识融入教学,都要重视与企业、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之间的关联。这样,培养出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在企业和社会的生产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权明伍。 高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

[2]郝欢。 浅议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1)。

上一篇:对逆矩阵求法的探究 下一篇: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