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管理措施探究

时间:2022-04-12 01:50:06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管理措施探究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探析了我国水利工程混凝土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其次就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管理措施进行了探究;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助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这里预防管理到位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这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主的投资效益,还有可能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利施工企业,必须紧跟时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基于此,笔者一下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入手,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1探析水利工程混凝土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1.1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与混凝土构件带缝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可以忽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它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过多的裂缝会造成水利工程结构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和抗渗能力,这样就会缩短水利工程的寿命,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等。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如下:类型有温度裂缝、荷载裂缝、扭曲裂缝、断开裂缝,收缩裂缝等。其中,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是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变形,进而因变形导致内部结构应力的产生,当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导致裂缝的出现;荷载裂缝出现,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施加弯矩、荷载增大、结构扭曲等导致裂缝的出现,而收缩裂缝则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此外,施工后期养护不当和一些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裂缝等。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

1.2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蜂窝和孔洞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中会采用大量的混凝土,这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系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误差以及施工技术的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在结构上产生蜂窝和孔洞,这是由于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内部空气没有排除干净,或者是混凝土自身的浆液渗搂造成表面的凹陷小坑和不平整。这些蜂窝和孔洞,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它们正好位于构件的受压区,还会直接减小构件的抗弯能力,当蜂窝和孔洞现象很严重时,更会导致构件失效,直接影响构件的使用寿命。

2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预防管理措施

2.1选用级配良好的原材料

在混凝土施工建设中,原材料的合理使用、优化混凝士配合比有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建议用矿渣硅酸盐水泥,P.S.A或P.S.B32.5级就够了,因为矿渣水泥水化热低,适用于各种水下工程,而且后期强度高,特别是掺了矿渣微粉后混凝土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而P.O相比水化热高,早期强度相对高些,硅酸盐水泥最低为42.5级,而且价格要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水利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骨料所占原材料的比重为80%左右,应尽两选用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一般a在(6-12)×10-6/℃之间,以及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裂缝的出现;粉煤灰是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佳外加剂,它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材料配备中掺入粉煤灰,一般为胶凝材料的20%左右,也是确保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2推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原材料的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也是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裂缝产生的重要部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施工方法很有讲究,不同的工程部分采用的施工工序也是不同的,譬如三峡工程,为了控制好大坝的混凝土施工,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如下区分:其一,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导流底孔、深孔、排漂孔、尾水管及排沙孔等重要结构部位,采用连续均匀浇筑的方式,避免薄层长间歇期的出现,使混凝土均匀散热,进一步减少裂缝的出现,其余部分则基本做到短间歇连续均匀地浇筑上升。其二,采用分块浇筑,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在浇筑区段的分配上,两块相邻浇筑区域高差要小于6~8米,相邻坝段高差也不能大于10米。除此之外,在材料的混合配比上,不管是采用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都应该坚持均匀混合的原则,要达到石子表面包满砂浆、颜色一致的程度,如果还需要加入外加剂等附加剂,首先必须将它们调成溶液再混入其中进行搅拌,尤其要注意控制这一过程中的水灰比,千万不能随意增加水量,这些都是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有效步骤。

2.3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能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应严防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尤其是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对关键部位如止水、仪器周边、模板等进行巡查,必要时设置旁站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由于浇筑过程中人为的原因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在振捣过程中,应严防漏振和振捣不密实,且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有效的进行,方能确保质量的最大化。此外,浇筑之后的混凝土应加强养护工作,一般采用覆盖草席和麻袋片并浇水养护,通常情况下,至少养护一周左右方能拆模。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选取配置良好的原材料、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机械、加强后期养护等,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有效减少裂缝、蜂窝和孔洞的产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极大程度上延长了项目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潘广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2]雍浩.水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上一篇:论谐波对电网的危害分析及治理 下一篇:浅谈调度自动化电力应用软件在电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