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2-04-11 11:00:44

教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抓智力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兴趣、动机、气质、性格以及理想、信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智力因素,但也离不开作为学习动力的非智力因素。实践证明,一个智力因素较高,非智力因素较低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离开非智力因素来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对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能促进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同样是一项重要任务。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和意志,而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内容。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可以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而心理交往的基础是情感交流,而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它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建立。由于建立兴趣的基础、目的不同,所以兴趣的稳定程度也不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稳定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自己首先对课程要有浓厚的兴趣,在教育工作中充满一腔热情,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上课风趣幽默,宽容大度,严教善导,使学生佩服你,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你的这门课程。其次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体贴入微,让你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对他们亲切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期待,默默地传递给他们,为他们所感动,使他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强大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3.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中学教材中一般都包含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利用这些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如在数学教学中,讲授二项式定理时,可向学生介绍杨辉三角,而西方称其为帕斯卡三角形,但是后者的发现要晚400多年。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渲染,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便由然而生。再如在理化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介绍物理化学在解决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问题方面的实例,使学生明白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物理和化学,学习这些知识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经过长期努力,学生的思想和兴趣是可以稳定下来的。但是,我们必须结合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进行,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任何脱离教学内容的说教都可能使问题走向反面。

4.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处于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过度时期。他们在学习上越来越要求独立,并且总是对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感兴趣,还能在不断的成功中发展这种兴趣。为了发展这种兴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作业布置上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作业难度要大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布置难度小的题目,让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功。再如,在评价学生的答问、作业、考试时要多找优点,善意的指出不足,主动承担教学失误的责任。特别是差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表扬,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有的学生意志坚强,在苦战攻关征途中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获得胜利,相应的智力得到提高,学习信心得到增强,非智力因素就得到培养。

从心理特点讲,教材中的重难点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汇点。解决它,常需要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配合。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是关键的,在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中,可以讲一些科学家刻苦攻关的顽强意志,可讲一些在各行各业建设中的英雄人物知难而进、克服困难而取得胜利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应抓住时机表扬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如果忽视非智力因素,就会使教学活动走入歧途。只有持之以恒地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质上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某些个性特征。改变人的个性特征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而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程,更需要教师的智力因素。所以,这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重视这一工作并积极行动起来,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开放性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现场再现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