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04-11 01:48:38

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地探讨地铁建筑设计实施,如车站的平面布置,装修设计等,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铁建筑 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 装修设计

1 地铁建筑设计原则

地铁属大型公益交通设施,它的最直接最易被人们认识的功能是人们出行时的 代步工具。其主要表现特点是:方便、快捷、 舒适、安全等等。同时它噪音小、污染小、对 环境影响小,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它还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相适应,能满足所有层次人群的出行需要。 基于这些,构成了人们目前倡导的绿色地 铁,人文地铁的主旋律。地铁倡导“以人为 本” ,可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 地铁具有完善的装备和设施(比如自动化 程度,适合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装修,满足 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等),同时,它还应有较高的服务水平,这也 需要从各个层面加以体现(比如工作人员 亲切周到的服务、温馨高雅的乘车环境、灾 害情况下的紧急疏散措施、残疾人设施的建立、一目了然的路标指引、甚至小到卫生 间和电话亭等服务设施),让人消除陌生 感、距离感;带来亲切感、安全感。简言之, 应当有家的感觉,这才是人性化、智能化的 设计,“以人为本”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2 实例分析

某站设计起点里程右线为右 CK24+810.35(结构内皮CK24+818.35);设

计终点里程为右CK25+20.35(结构内皮 CK25+19.55),车站主体长210.0 m,标准段 宽20.7 m(不含围护结构)。车站附属建筑包 括2个出入口和2组(6个)风亭。该站位于红 旗路与迎风道交口,车站中心里程为 CK24+974.000。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2组风 亭。出入口沿红旗路布置,贴近道路红线布 置。各出入口前均留有一定集散场地。风亭布置在道路西侧,布置在规划道路红线外, 该处住宅考虑拆迁。道路两侧无规划项目, 出入口、风亭宜独立设置。出入口广场附近 沿红旗路方向设置公交站点,方便地铁与 其他地面交通方式换乘,实现公交一体化。 比较方案为车站南移50 m,跨迎风道设置, 4号口设于迎风道南侧,此方案拆迁量大, 交通导行不宜。

3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各层建筑布置及功能分区

(1)站厅层。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 厅层两端为设备和管理用房区,中间为公共区,公共区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 非付费区内设置有四个出入口通道,在公 共区内设置有两组楼扶梯、一组交叉扶梯 及一部垂直电梯与车站站台层连通。车站 主要的管理用房布置于站厅层北端,站厅 层北端布置车站控制室、主要的设备管理 用房、环控机房及消防楼梯;该端设备和管 理用房区设有一直通地面的消防出入口。

(2)站台层。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 台形式为12.0 m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 118 m,站台层两端为设备和管理用房区, 中间为公共区(付费区)。站台公共区设置有 两组楼扶梯、一组交叉扶梯及一部垂直电 梯与车站站厅层连通。该区设有一内部管 理人员用楼梯间与车站站厅层北端设备及 管理用房区联系。

3.2 车站集散厅布置及客流组织

该站为地下两层岛式明挖车 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两端布置车站设备 管理用房,中间公共区即为集散厅。中部由 检票机和栅栏分割成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公共区内沿纵向共设四部1 m宽上行自 动扶梯,两部2.9 m宽楼梯和一台无障碍电 梯与岛式站台连接,售票机设在非付费区 两端通道附近,进站闸机设在付费区内东 西出入口通道的中端,出站闸机设在付费 区东西两端,票务处设在付费区、非付费区 交界处。进站客流通过出入口进入站厅层 非付费区,买票后通过进站闸机经由下行 楼梯到达站台层乘车,出站客流反向流动。 站厅层功能分区明确,动、静空间有别,进 出站客流有序,很好的满足了交通性建筑的特点。

3.3 车站站台层建筑布置

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台形式为 12.0 m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118 m,站台 层两端为设备和管理用房区,中间为公共 区(付费区)。站台公共区设置有两组楼扶 梯、一组交叉扶梯及一部垂直电梯与车站 站厅层连通。该区设有一内部管理人员用 楼梯间与车站站厅层北端设备及管理用 房区联系。

4 地铁建筑装修设计

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是地铁建筑设计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站建筑设计过程的 延续深化。通过装修设计营造该站的环境 空间,简洁明快而又不失庄重,热情洋溢而 不娇柔造作;既反映建国道地区的特色,同 时又能够反映新天津蒸蒸日上的风貌。让 乘客保留一份恋恋不舍的情结,使之觉得 地铁的便捷迅速及优美环境实为城市交通 的首选。对于地铁建筑装修设计以功能要 求为主,适度装饰为辅,力求简洁、明快,体 现时代气息与地域人文特色。车站装修室 内设计将努力改善小型车站封闭、沉闷和 压抑的感觉,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 乘车环境。车站地面建筑外装修要与周边 城市环境相协调,同时具有轨道交通建筑 的特点。备用房的装修在满足各种工艺要 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简洁实用。

根据交通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本着经济、实用、简洁的原则,在装修设计中通 过光、色彩和材质的变化,在符合全线统一 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出车站的特点和个性。 站厅、站台公共区内吊顶拟采用虚实结合 的手法,将风口、灯具、扬声器等综合处理, 营造出简洁、适合的艺术效果;地面采用浅 色花岗岩,并用深色花岗岩做条块分隔; 墙、柱面采用浅色玻化砖,广告灯箱光源以 荧光灯为主,以减小地下空间的压抑和沉闷感。

对地铁建筑装修材料选取上,应符合 耐腐、不燃、防潮、易清洁、易维护、性能稳 定、价格合理的标准。地面材料选用具有耐 磨损、防滑、防静电吸尘等性能的优质建 材。装修材料的选用以人为本,采用绿色环 保产品。

地铁建筑的照明主要选用高照度、低 能耗的节能荧光灯,根据装修要求再选用其它节能灯具。车站照明灯具根据各部位 的照度标准进行布置。灯具与平板条栅、条 板结合布置,做到安装、维修灯具方便。同 时为了有效地节省能源,灯具外设散光片 等装饰面罩。

地铁建筑的路引、广告灯箱设计,应把 标志牌设置在出入口、售票机、自动扶梯、 屏蔽门等地方,设计力求醒目大方,便于记 忆,方便旅客快速、有序地进出地铁车站, 并对站内环境起到协调统一的作用。路引 的大小、高度及宽度要适合乘客的视觉要 求,造型美观、新颖,内容一目了然,并符合 国际标准。站内广告灯箱的设置与车站装 修设计和照明设计协调统一,使其成为车 站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广告灯箱要遵循规 格化、统一化的要求。

5 结语

地铁车站建筑在有限的面积上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车站 造价,这也是设计者必须树立的观念。因为 地下空间造价高、投资大,为国家节约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车站设计还有一个重 要的环节是公共区的布置,这需要设计者 充分了解乘客的行为心理,牢固树立“以人 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 乘车环境,不仅满足现代社会还要满足未 来时代人们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涂宇红.城市地铁及地铁的建筑设计[J].西部交通科技,2007(5):95-182.

[2]赵志宏.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J].中国铁路,2012(1):30-31.

[3]张嘉秋.论地铁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J].四川建筑,2012(10):28-34.

上一篇: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及优化(二) 下一篇:探析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