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阅读与写作的共同关注

时间:2022-04-11 08:44:53

思路:阅读与写作的共同关注

2011年高考江苏卷在诗歌鉴赏部分要求说说杜甫《春日忆李白》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在论说类文本阅读中要求“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一份试卷两考思路,似乎显示了对这一考点异乎寻常的关注。

翻开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阅读能力考查部分可以看到要求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之所以把“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一起提,是因为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文章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内在脉络。

要想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首先要认真读透文本。任何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晶。思维的走向是通过具体的字词文句语段得以表现的。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咀嚼文字、推敲文句、揣摩文意的过程。通过跟作者用心灵写下的文字的亲密接触,我们才能逐步把握文章的结构,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对作者思维的路径了然于胸,对作者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深意颔首羡叹,阅读的顿然产生,心灵得到富厚的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得以拓展,生命存在的意义在阅读中得以上升到高级的境界。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需要了解思路的呈现方式。如果说文本具体的内容是思路的点状显性呈现,那么思路在文本中就是线型隐性留存。尽管思路本身并不直观地展现,但它是文本存在的内在脉络,它从命题开始,从文章的开头一直延伸到文本的结束,它主导着文本的发展走向。

不同文体的思路呈现方式是不同的。叙事性的文本通常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安排内容,故事呈河流状向前演进。这样的好处是文章脉络清晰,不足是平铺直叙,缺少变化。于是一些文本就尝试变化,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回旋腾挪。这样的好处是姿态万千,当然也就会增加结构把握上的难度。论说类文本的思路完全服从于论证的需要。如果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证,多采用横式结构;如果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论证,多采用纵式结构。还有对比结构,纵横交错结构,等等。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关键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杜甫之所以写《春日忆李白》这首诗,是因为他对李白极为仰慕与怀念。诗歌首联赞扬李白的诗当代无人能敌,说他的思维像风那样迅疾,像云那样超逸,像神仙那样飘然,他的思维是不同于凡俗的。颈联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这四句由赞其人而赞其诗。颔联写二人相隔之远。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尾联把渴望早日重聚论文的愿望表达得强烈迫切,情韵绵绵。鲁迅《捧与挖》一文是一篇杂文,作者意在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主张要敢于破除旧俗。文章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

思路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写作的重要性同样非同一般。可以这样说,思路不清,你就根本无法下笔行文。

要使文章思路明晰顺畅,就得重视构思这个环节。构思是作者在平时留心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写作实践的创造性总体思维过程。任何文章都是一种或大或小的创造,在主题、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都应当力求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现在不少中学生写作构思多为“满分作文”、“示范作文”所拘束,一味模仿甚至抄袭,不敢或不会利用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所得的材料写成文章。这完全丢弃了写作“创造”的本意。

构思创造需要学会凝神思考。凝神思考时,各种材料往往会在瞬息之间奔趋脑海。古人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些纷杂的思绪需要加以筛选、整合、梳理,才能挑选出与一定的文题有关的材料。经过认真构思,要能够拟出对文章写作有指导价值的简明提纲。这个提纲就是文本“思路”的最初显性依托。

写作思路大体确定之后,下笔行文切忌东翻西翻,不要再想从哪本书哪篇文章中摘抄点什么。那样做,你就写不成文章,更不可能写出自己独创性的文章了。书应当在写作之前读,等到要写文章才开始读书,除了影响写作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作用。写作运思应当排除各种干扰,让思维处于高度活跃毫无阻滞通畅运行的状态中。那样,一篇短文就会片刻而就,而且新意迭出,妙语连珠,美词佳句纷纷流涌纸面。写作就会成为一种成功的展示,写作之后就犹如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文章写完之后,应当注意再清理一下思路。看看哪些地方表述还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存在差错或不足,立即设法予以纠正并再行润饰。

清晰的思路,敏捷的思维,机智的思辨,这些都是智慧的表现。智慧会在阅读与写作中得到滋养与提升。如果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我们就会享有智慧的人生!

上一篇:“有关网络”的同题作文 下一篇:抒情类散文阅读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