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灰年画的意蕴美

时间:2022-04-10 10:35:49

[摘 要]“扑灰年画”在孩提时代中留给我很多回忆,特别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里供奉的“家堂”,透着浓浓的年味。扑灰年画创作素材多种多样,其画面质感既有细腻清秀、又有古朴典雅,被世人誉为“中国一绝”,是中国民间年画中一朵奇葩。

[关键词]扑灰年画 民间年画 质朴美

一、扑灰年画概述

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67年),盛行于清代,是山东高密市独有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后经过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比划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扑灰起稿,继以收回,半印半画的的年画。扑灰年画大都以仕女、孩童、灶君、花卉等为题材,深受民间大众的喜爱,内容大都表现喜庆,适于传统节日张贴。

二、高密地区地域文化与民间信仰

扑灰年画中蕴涵着一种天地有灵、与人为善、为孝、长幼有序等广泛的精神内涵,包含着民俗、宗教、历史等文化特质,承载着民族精神,价值源泉来自在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本质是依赖耕种和乡间民俗所创造的文化。

1、农耕文化与敬神礼人的传统

高密市位于山东东部,胶莱河与潍河之间,气候湿润,农业生产发达,肥沃的土壤不仅养育了当地农民也滋生出一种“顺势听天,礼人敬神”的传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对于种地的农民而言,周而复始的农事是最基本的要务,在这种环境中并不需要太多知识,更多情况下农民更信任经验和神鬼灵界,靠“天”吃饭,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主流趋势。因而他们一厢情愿地向天求福,以敬神的名义,淡化生活中的伤悲并调谐周围的关系。

2、民风与尊尊而亲亲的宗法礼俗

《史记・大禹本纪》中记载:大禹字高密,高密禹所封国。严格来说高密是齐文化的核心地带,同时亦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齐文化与东夷文化取长补短,相互交糅,其民风特点是深沉与豪放,淳朴与机智并齐,作为社会的底层劳动者,很少受到官方正规的教育,更多来自祖辈的谆谆教导,对于土地本能的依赖以及乡间生活挚爱无不影响着民间艺人的创作,因而扑灰年画真实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层状态。

其次,“尊尊而亲亲”与“祖宗虽远,祭祀不可诚”是乡土农民一贯遵循的法则,过年在高密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祭祀先祖的日子。例如,家堂作为祭祀先祖的中介物,串联起当地的年俗,代代相传的宗亲族谱依附家堂牢固的传承下来,明确家庭内部成员的长幼秩序、亲疏关系,以此维护家庭和睦,寄予 “本支百世”的愿望,如图一 《家堂》。

三、扑灰年画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内涵

扑灰年画作为地道的农家画,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柳宗悦所说,民间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化。无论是早期的老抹子画还是乾隆时期的扑灰年画,洒落流动的线条与大红大绿的色彩都有着鼓舞人心的生命质感和鲜亮明丽的艺术风格。扑灰年画的审美意蕴与高密农村特定的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息息相关,在质朴清新画面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希冀美好的愿望。

1、朴素之美

在农村,艺人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也不懂深奥的艺术理念,更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些艺人们皆是所谓的“下里巴人”,我们常说艺术要有个性,然而与风格鲜明的其他画种相比,艺人们无知无个性,描绘的都是村野的寻常生活,在这些便宜实惠的年画中,既没有故作深沉的笔触和扭捏的画面姿态,也没有壮阔的场景,然而确实动人意兴,比如图二《四季花屏》、图三《榴开百子》,莲花枝叶繁盛表示家道昌盛,榴开百子则象征着世代绵延。总之扑灰年画用最质朴的画面语言诉说着最朴素的农民梦想。

2、温情之美

凝固的动态,拙朴的线条,吉祥又喜庆的意象,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平面上表现出来,扑灰年画都是平面的,但其画面背后的意象并不单薄,蓄满了沉甸甸的情感,它把农民的幻想和期望提纯,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幅画都让观者领略到温情的美妙,在图四《母子夺魁》中,整张画面呈现黄色调,母亲的微笑和蔼安静,眼神含蓄,承载着对幼儿的喜爱与期望。

3、想象之美

民间艺人们在创作时,常常是“随心草”,随心所欲的画,艺人们藉着想象洒脱的塑造,从“形”到“意”皆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融入自己极大的主观想象,不同于达芬奇如实反映物体的形象,在扑灰年画中,感性的成分远远超过理性,想象要胜过现实,艺人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笔墨的形式传达出人们的主观情绪,比如《灶神》中天上和地上可以统一在一个空间里,在极富想象力的年画中,一切事物都可以与主观融为一体,以平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图五《灶神》。

4、细腻之美

早期的扑灰年画带有文人画的特点,笔墨洒脱,线条精炼,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带有水墨画的意味,粗犷处线条骨力追风,细腻出丝丝动人。例如在图六《美女图》中,首先是画出一张洁白的脸,然后巧妙的勾勒出眉眼,继而敷色上明油,衬得少女的婀娜多姿、身量轻巧。其次,从美女图中少女的服饰可以得之,扑灰年画的图案装饰大都以花为装饰元素,特别是咸菜磕花,而且这种花纹大都以对称出现,增加了年画的装饰美感,总体来说《美女图》画面构图饱满、画面质感细腻,装饰均衡得当,这种构图方式在扑灰年画中也是用的最多的,深受普通民众的喜欢。

5、手工之美

所谓扑灰年画就是用烧后的柳枝,在纸上绘制底稿然后复制到另一张画纸上,如此反复多次,使得一张画稿多次拓扑,这也是区别扑灰年画和其他年画品种的一个方法。一张完整的扑灰年画要经过涮脸、涮手、乌眼等二十多道工序方能完成。相比较之下,现代工艺的印刷虽然更加迅速,但其逊色之处便在于它的冷漠、肤浅之感。而手工艺的扑灰年画经过艺人的绘制更加有人情味,其工序的一笔一划都是祖辈留下的法则,在每一幅年画背后隐藏着反复之美。艺人们恪守着工艺流程的每一个步骤,虽然繁琐必却不敢减省,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尊重。

四、结论

高密扑灰年画根植于民间,源于大众是高密人民自古以来信仰、习俗、禁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高密扑灰年画无不饱含着深情灵动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它以大笔挥就与精工描绘相结合,辅以大红大绿的着色效果,造就了令人振奋的生命质感,但由于近些年来,先进印刷技术的发展,色彩更加鲜艳,线条更加清晰,形象更加逼真的印刷年画逐渐替代了质朴的扑灰年画,使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迫切需要政府、专家及人民的支持,通过不断创新,通过适当产业化,才可以将这一艺术珍品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高密三绝产业化发展研究》,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报,2008.05

[2]葛汉卿,欧阳巨波《高密年画的历史发展及制作工艺》,艺术探索,2009.02

[3]王娜《 高密扑灰年画》,东方收藏,2012.02

[4]李犁马新君等《高密年画的发展现状及其延续性》,文艺争鸣,2011.02

[5]高密人文自然遗产,第10期

[6]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05

上一篇:感受油画风景写生中的灵魂 下一篇:造物OR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