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税制的调整与优化

时间:2022-04-10 07:12:21

论国际贸易税制的调整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调整和优化贸易税收制度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我国调整与优化贸易税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关键词:WTO 贸易壁垒 关税减让 贸易税制优化 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与贸易税制的变迁

(一)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税制的转变

第一个较系统阐述自由贸易理论的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倡导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认为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经济一样,是符合“自然秩序”的一种贸易模式,是普遍适用的经济学原理,每个国家都应该尽量降低乃至取消关税等阻碍贸易进口的壁垒,经济才会健康发展,所以自由贸易政策是最理想的贸易政策。实际上,这种自由贸易理论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英国是自由放任理论的发源地,是曾经在某个时期实行全面自由贸易政策的唯一国家,也是新自由世界经济秩序最初的设计者和主角。1846年,英国摈弃了保护农业的《谷物法》和其他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形成相对完善的自由世界贸易体系,奠定其世界超级经济强国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英国凭借其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完成了向自由贸易制度的转变和经济腾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忽略了问题的关键,即英国如何拥有了世界领先技术。英国工业发展史表明,高关税壁垒政策是其实现技术领先最重要的手段。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推行旨在促进英国制造业发展的改革政策(Brisco,1907)。此次改革政策对英国工业发展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英国的技术水平迅速领先于其他国家,但高关税政策一直延续到1846年废除谷物法,英国才进入自由贸易时代。然而因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再次大规模开征关税。

贸易自由化更多的不是经济角度,而是政治角度。主要因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贸易利益不可能在世界各国之间均衡分配。其中,贸易税收制度是各国贸易政策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参与国际贸易的流程看,贸易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关税和特别关税、出口退税等,是进出口商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贸易税制是影响进出口商品国际和国内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进出口国家在生产、贸易和消费等方面的利益调整。目前各国的贸易税制,主要通过奖出限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发展之目的。所以,除了少量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技术保护的出口关税外,基本免征出口关税,同时实行出口退税,以促进出口贸易。因此,贸易税制成为影响国际贸易自由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关税减让是二战后国际自由贸易发展的基石和推进器

关税大战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产生的直接原因,关税减让协议是其形成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为国际贸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迫于国内垄断资本的压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高关税壁垒严重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1930年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引起了一场世界性关税大战,动摇了自由贸易体制。据统计,1929至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这使各国政府认识到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4年,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44个国家在美国北部布雷顿森林集会,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而国际贸易组织(ITO)惨遭夭折。各国只得采用变通的办法,以《哈瓦那》中有关关税与贸易政策为主要内容,与各国已达成的123项关税减让的协议合并起草一项单独协定,命名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其宗旨是建立一个透明、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和统一、自由的世界贸易市场。贸易自由化的理念得到广泛接受,形成了第一个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GATT是一个由多国协商的“临时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为国际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是其规范国际贸易行为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首先,关税减让表是GATT总协定文本在法律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将各国关税谈判达成的减让项目都列入关税减让表,以法律形式约束缔约国承担和履行关税减让的法律义务。“肯尼迪回合”将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列入减让谈判的范围,并相应地列入减让表中。第三条规定了缔约国在国内税方面给进口产品“国民待遇”的原则。第六条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规定。征收这种附加税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实现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市场之目的。其次,关税减让是实现最惠国待遇及贸易自由化最有力的执行载体。第八轮、第九轮谈判还在谋求继续削减总体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关税弱化了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壁垒作用,使国际贸易进入了“后关税时代”,确保缔约国之间建立平等、互惠的和无歧视的自由贸易关系。所有申请加入GATT/WTO的国家,关税减让是市场准入谈判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见表1)。再次,关税减让原则是GATT的基本原则之一,始终置于谈判议题的首位(见表1)。关税减让是关贸总协定实现其宗旨的主要手段,也是前五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唯一议题。关税减让协议税率对成员具有约束力,成员国不得任意撤回或修改,并承担关税减让的法律义务,不得加征其他国内税、进口费、改变关税估价办法和对税目重新分类以及给予补贴等,以逃避、抵消减让,形成对全体缔约国适用的约束关税,降低关税的总体水平,使国际贸易在稳定和可预见的环境中发展,从而推动贸易自由化。关税减让以缔约方互惠互利原则为基础,具有极大的凝集力和有效性。GATT通过降低缔约方关税总水平,尤其是消除进口高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是调整与优化贸易税制

(一)关税减让承诺是我国成功“入世”的重要举措

我国申请加入GATT/WTO,愿意通过谈判承诺降低关税和其它形式的市场开放义务。我国“复关”工作组分析我国关税制度与GATT体制存在的问题,并起草中国“复关”议定书。提出我国关税制度需要向GATT靠拢的内容有四点:改革关税制度、实现关税透明度、修改价格定义、签订双边协议。我国承诺关税减让,在入世前,完成与37个贸易伙伴(包括欧盟15个国家作为一家)的双边关税减让谈判。

(二)“入世”后我国贸易税制便利化的进展

我国“入世”谈判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开放国内市场和融入国际市场的激烈博弈过程。高关税壁垒是我国必须首先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我国申请把关税减让作为“复关”的“入门费”是十分正确的。中国清醒地认识到主要国际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关税减让的要求之迫切和要价之高。因此,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在我国民族经济能够承受的竞争压力范围内,尽快完成关税减让谈判,扫除入世障碍。

2006年我国关税总水平降到9.9%,之后,维持在9.8%(见图1)。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入世时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降至9.8%,其中工业品是8.9%,农产品是15.2%。中国关税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最低的。

削减关税壁垒是中国入世承诺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份“厚礼”。但事实证明,关税减让不仅没有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还加强了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由于WTO的宗旨是推动自由贸易,成员间相互开放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才能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可见,在WTO成员国相互开放市场中,中国实际上获益更多。

(三)我国进一步调整与优化贸易税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尽管传统的关税保护手段受到制约,但是许多花样翻新的准关税壁垒手法的不断出现,同样会破坏自由贸易的准则和秩序。尤其是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尚处于复苏时期,这种威胁更大。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种做法正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一种体现。美国欲通过该法案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以达到解决国内经济复苏和贸易逆差等问题。此举很可能掀起“汇率大战”。但是,美国积极寻求各种形式进行贸易保护的态势不会改变。

2.各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都采取一些补贴和扶持等刺激本国经济的政策,这些可能会成为WTO认定的“灰色区域”,从而加以严格审议。我国将遭遇更加苛刻的国际贸易环境。

3.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贸易下降了12%。中国在自身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下,保持贸易自由开放,对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据统计,中国2009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50%。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完全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从力度和强度上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都可能促使WTO对我国提出更高的“非常规”要求。

可见,继续调整和优化我国贸易税制不仅有利于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同时,目前的国际经济局势对我国贸易税制既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对我国贸易税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贸易税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性问题:深入研究和把握WTO关于贸易税制的有关规定和准则,科学利用有关规则指导我国贸易税制的调整和优化,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报复等。同时,灵活运用WTO贸易税制的有关规定和准则,最大程度保护我国进出口贸易。

跟踪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在贸易税制方面的惯例做法以及新趋势、新特征,为我国贸易税制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如发达国家普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使本国出口商品彻底退税,提供国际竞争力。

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贸易税制的调整和优化一定要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贸易税制的调整和优化还要与国家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改革相协调,才能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陈德铭.APEC成员应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广网,2009-09-22

2.海闻.贸易自由化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网易财经,2009-07-04

3.魏建国.金融危机为中国“走出去”带来新机遇.新华网,2009-07-01

4.朱智强.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9

5.邓峰.美国关税百年之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许国林.论高关税政策与近代美国的崛起.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5

上一篇:低碳物流系统的构建及其特征研究 下一篇: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