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

时间:2022-04-10 06:00:59

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

【摘要】胰腺内分泌肿瘤在医学临床治疗上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来源于内分泌细胞,也可能产生于胰岛。在现代医学上运用CT、B超等方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大部分都有完整的被膜,可对其进行摘除。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方法包括规范性的切除或局部剜出,本文探讨关于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希望能借此提高医院及医生对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认识及治疗水平。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治疗;探讨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73-02

1前言

胰腺内分泌肿瘤能够分泌各种胺类物质和激素,本质上是属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其中一部分。这类疾病依据激素引起的相关症状可划分为非功能性和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容易诊断,因为其内分泌激素会产生症状;而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及胰腺癌在诊断的时候非常容易混淆,容易发生误诊影响治疗效果,在对其进行诊治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2.1进行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就是对胰腺内分泌肿瘤所分泌出来的决定性激素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时只有极小部分的诊断依据病理或手术诊断来确诊,绝大多数的确诊是要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数据来进行。胰腺内分泌肿瘤内含有数量及种类非常多,而且种类不同的内分泌细胞,在临床上表现症出来的症状一般是因为某种激素的分泌过多引起的,但是也会有治疗影响或伴自发等情况引起临床症状的改变,所以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时候必须要先确定其分泌过多的激素特征。还可以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激素激发试验,获取更多的信息。

2.2进行定位诊断: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否会发生转移,处于胰腺的哪个部位,现在诊断的肿瘤是不是引发临床症状的因素这些都是临床上在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定位诊断时所要确认的内容。进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是由肿瘤的体积大小及用来进行定位诊断设备的性能高低决定的,胰腺内分泌肿瘤都是具有体积大小的物体,使用现代影像学这种先进的医学技术能够对其进行基本情况的诊断。到目前为止,B超是定位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最便宜简单的医学手段。其他的定位诊断方式还包括血管造影、CT及MRI等,这三种方法具有敏感性差及特异性高的特点,其敏感度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之间。使用血管造影、CT及MRI这些定位方式在直径一厘米以内的肿瘤诊断结果呈现的阳性率都是比较低的,二厘米以上的阳性率会比较高些。近几年时间以来,医学临床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定位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内镜超声用来定位诊断淋巴结转移及壶腹部肿瘤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医学价值是比较高的。

3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是能够根治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式,但是大部分胰腺内分泌肿瘤呈恶性而且发现的时间较晚,想要根治是非常难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作用有一下几点①对无转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实行完全切除实现根治目标。②如果无法根治胰腺内分泌肿瘤,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办法控制病发症状。③对会发生转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实行结扎治疗实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惟一方式是选择手术切除,如果没有禁忌证,都应该进行手术探查,它的预后和胰腺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也有可以把肿瘤切除的范围扩大,把它四周的浸润组织一起切除会得到比较好治疗效果。

3.1腹壁B超方式:

针对存在胰腺体尾部的部分肿瘤,实行切除的手术办法非常简洁,而在治疗胰腺头部肿瘤的时候选择治疗方式要非常慎重。在临床治疗上经常会用到的一种筛查方法就是腹壁B超,体积较小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在腹壁B超中呈现阳性的比率是略低的。近年来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手术的办法虽然还没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和突破,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诊治的结果却有了不小的改善,例如生长抑素扫描探测仪及B超的使用,使胰腺内分泌肿瘤得到完全根治的几率更大。

3.2生长抑素类药物方式:

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良好的临床结果,但是部分生长抑素类药物在治疗中也不一定能使治疗获得好的效果,例如阿霉素、氟尿嘧啶、氯脲霉素、链脲霉素等。若肿瘤复发,也要尽最大努力再次进行手术切除。

3.3腹腔镜技术方式:

选择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方法应该依据肿瘤数目、大小、性质、部位、及其与四周环境等多种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来进行选择,结合病理报告和B超的检查结果在选择手术方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的最理想目标是在进行切除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把伤害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尽量给患者留下最小的创伤。面对良性的病变,要做到不忽略微小多发性肿瘤,而对于恶性的肿瘤,原发及转移病灶要尽最大的可能进行切除。对大部分体积较小、与主胰管存在着一定距离、处于胰腺表面良性的肿瘤,可选择摘除术。如果肿瘤处于胰颈及体部,并且和主胰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胰腺进行节段切除手术。处于胰头比较大体积的肿瘤,保留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或者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若是恶性的肿瘤,应选择最适合的胰头十二指肠的切除方式。对在胰体、尾部多发体积较大的部分肿瘤,选择保留脾脏远端的胰腺切除方式,结合脾动静脉切除的保脾手术是一个更加简便及优越的办法。若是恶性肿瘤或与脾门关系较密切的,则适宜联合脾切除的远端胰腺切除方式。切除病灶对于延长病患的生存期是非常有利的,它还可以控制激素,不让激素过度分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并提高病患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分布范围较大的恶性肿瘤、全胰多发肿瘤,只能采取全胰切除术,因为它对内、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很大,所以手术指征过程要严格掌握。随着临床医学上的操作方法不断成熟及设备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腹腔镜技术在诊治胰腺内分泌肿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创伤小及恢复快的原因使其备受病人和外科医师的认可欢迎,尤其对胰岛素瘤等一系列良性体积较小的肿瘤治疗效果特别好。

4结束语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发病因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非常清楚,而且发病率又低,想要对其发病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仍然需要面临并克服非常多的困难。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抑癌基因的甲基化、部分比较特殊的基因表达异常、等位基因染色体缺失杂合等可能会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发病因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设想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展开了新的研究思路。新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织病理学制定的分类标准为评估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增加了帮助。另外,伴随着遗传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病理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胰腺内分泌肿瘤已经有可能使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作为临床预后观察指标。尽量在最快的时间内确定胰腺内分泌肿瘤预后指标及预想肿瘤的生长情况,对治疗方式的正确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极大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各种各样的影像检查技术持续发展并不断进步,为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手术之前的定位诊断提供了保障,腹腔镜切除、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策略的不断完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总而言之,关于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有关其发病因素更深入进一步的研究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程云生刘弋曹先东.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2008.33

[2]赵玉沛.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讨论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02

上一篇: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索 下一篇:构建良好医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