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2-04-10 12:42:41

浅议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潞安集团发电厂安全生产是电厂永恒的主题,这是由电厂本身的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对电厂效益的巨大影响所决定的。对一个已建成投产的电厂来讲,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电厂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息息相关,倘若出现安全问题还将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确保安全就成为摆在电厂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管理层次,达到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安全无小事,安全文化建设要从日常小事、工作细节抓起。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行业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安全文化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生产场所、环境、装置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予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职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义的责任,从而规范职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职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强化“我要安全”意识,使职工远离违章,按章办事;同时还包括了职工对自己、对他人安全的关注,培育“三不伤害”观念,从而达到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目标。

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质量,也能反映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在分析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中,可以看到职工技术素质低和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只有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章守纪素质,才能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才能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才能培育高品位的企业安全文化。发电企业必须坚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一是不定期在企业内部媒体上事故案例,介绍历史上电力系统和本厂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用历史上血的教训不断警醒职工,真正让每位职工从中吸取教训。二是让每位职工回忆一次亲身经历的不安全现象,将职工回忆的亲身经历的不安全现象编印成《安全生产历险记》下发给每位职工学习,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让一件件经历使职工更加读懂了什么是“违章”,怎样才能安全。

2、唱响“关爱生命,远离违章”,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三违”会导致的事故和人身伤害人人皆知。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事故和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没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安全理念,是一个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关爱生命是企业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它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放在第一位。远离违章是确保安全的根本措施,它强调的是按章办事,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程序办,操作有操作程序,工作有工作程序,管理有管理程序,按部就班。因此要反复地灌输、反复地宣传,使“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安全理念在每位职工中入脑入心,而且还要深入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以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

3、以人为本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前提。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职工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不能忽略职工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不能忽视职工在安全管理上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要在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我、为人、为企”的“三为”思想。要在管理中发挥职工的作用,体现人性化管理;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设身处地为现场着想,为生产一线职工着想,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能够使安全工作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工作质量。

4、建设安全物态文化及制度文化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

(1)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配齐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其次要完善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设施标准化,使发电企业在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管理上达到规范统一,为职工创造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第三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如加装微机防误装置和带电报警装置等。通过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以消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使作业环境条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使作业者感到安全和舒适,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并起到提醒作业者遵章守纪、珍惜生命,勿忘安全的作用。

(2)建设制度文化要严格考核。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行为。其次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奖惩分明。第三建设制度文化关键在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通过从严管理、依法管理、依规管理;必须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来加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反复的、持久的执行规章制度,最终才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才能使安全文化更加入脑入心。要认真梳理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并狠抓落实,严格考核,营造职工遵章守纪的组织氛围。

5、依靠有效载体开展安全教育,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

(1)领导通过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文化的第一步是行动,行动在同一个环境下不断重复,习惯了,继续下去就变成文化。一个好的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当给职工树立榜样,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成为“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模范执行者,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其模范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模范的遵章行为和以身作则的行动就象一种无声的命令,可有力地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2)开展亲情互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做到以情感人,使得安全文化深入到每位家庭,深入到每位职工的心里。可以尝试开展《我对亲人安全说句贴心话》活动,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把亲人的安全嘱托话语摆在职工的办公桌上,时时勉励、嘱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使得“我要遵章”成为每位职工的实际行动。

(3)开展案例解剖、安全警示教育。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使人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形势越好时,越易滋生麻痹思想,更要善于“借花献佛”,进行事故反思,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抓。特别是“人身死亡事故通报”,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

(4)活动熏陶法。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特别为青年职工所喜爱,其形式丰富多彩。如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预案演练、安全竞赛、“双零”承诺、安全游戏、安全警句、安全漫画、安全征文、安全恳谈会、安全演讲会等。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进而营造良好环境、培养队伍作风、锤炼企业精神。

6、培养职工自觉遵守《安规》的习惯

发电企业要适时制作“学规程,反违章”图册,编印下发给每位职工学习;培养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克服职工在安全规程学习、执行中曾经存在的问题,发电企业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图册化,用图片语言对安规条款进行解释,把职工从单调乏味的安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职工对安规条款的理解一目了然。

要制作和发放“学规程,反违章”图册,组织安全人员逐条学习、对照“安规”条文,将要求生产职工应普遍掌握的的条文罗列出来。然后,由安全管理和宣传部门负责策划场景,在生产现场由本企业职工对罗列出来的 “安规”条文进行正确与错误做法的演示、摄影并编辑印刷出版,做到内容丰富,场景真实感人。要力争做到人手一册,发放到职工手中后,普及安全教育,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同时要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遵章守纪结合起来,约束职工的言行,教育职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作业检修结合起来,培植良好的工艺作风和行为习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整改工作相结合,减少事故隐患,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

上一篇:流浪猫引发的一场中学听证会 下一篇:文化强企“四融入”,企业发展“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