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4-10 12:27:36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且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各项激素含量无明显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不明显;治疗后疼痛情况及子宫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卵巢囊肿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 卵巢储备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47-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81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妇科比较常见,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活性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导致,痛经、不孕等是其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广大育龄妇女的正常生育功能,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1]。目前,主要选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33.2±4.1)岁,病程1~9个月,平均(4.5±1.1)个月。纳入标准:(1)经妇科体检及B超检查等诊断方法确诊;(2)经期或非经期均伴随盆腔疼痛;(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药物过敏;(4)具有子宫或卵巢切除史。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于月经第5天均给予10 mg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H20040325,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口服,1次/d,连续使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月经第3天,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所有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激素(FSH)、孕酮(P)以及血清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分析各激素水平。

采取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腰痛、头痛、便痛等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评分采取5分制,以0分为无痛,以5分为极度疼痛。

对所有患者子宫活动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1分,子宫能够正常活动;2分,子宫活动受到轻度限制;3分,子宫活动受到中度限制;4分,子宫难以正常活动。

患肢治疗前后均行B超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大小,并进行比较分析。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及子宫活动情况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后疼痛及子宫活动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前后患者B超检查情况比较

治疗后,患者卵巢囊肿大小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妊娠情况

共出现25例阴道不规则流血,9例肝功能异常,7例腰部酸胀,5例潮热,2例乳腺轻度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37.5%(48/128);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对治疗无严重影响。

经6个月随访,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如下:2个月妊娠2例,3个月妊娠5例,5个月妊娠12例,6个月妊娠8例,累积妊娠27例,占21.1%(27/128)。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育龄妇女良性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相关学者认为,“经血逆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产生机制,即含有子宫内膜细胞的少量经血进入盆腔后在膀胱等脏器表面种植生长[2]。有研究证明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因素在于雌激素,病灶组织能够在雌激素的调解下促进内膜细胞迅速增长繁殖[3]。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内膜与正常无异,对雌激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卵巢性激素分泌会使疾病复发。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疼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同时还需保证患者的生育能力。对此,主要选用能够抑制雌激素释放或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以及重要等,但这些药物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或是治疗费用较高,影响了患者接受正常治疗[4]。

米非司酮是一种对抗孕酮、糖皮质激素的甾体类药物,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米非司酮自问世以来,凭借其治疗效果显著、价格低廉、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本次结果表明,治疗前后LH、FSH、P、E等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LH、FSH、P、E等激素水平能够有效反应卵巢的储备功能。在卵巢中,主要由卵泡合成或分泌雌激素,合成血清E2则需要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直接参与,所有E2激素水平能够直接反应卵巢储备情况。也正说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会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够直接或间接抑制子宫内膜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LH、FSH、P、E2等激素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停药后与治疗前月经第3天保持在同一水平,保障了患者卵巢储备功能[5]。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及子宫活动度评分,治疗后各项评分分别为(2.54±0.49)分、(1.61±0.34)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B超检查情况,治疗后卵巢囊肿(4.84±1.21)cm,明显小于治疗前(P

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显著,不会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明显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琴.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48):52-53.

[2]褚雪芳,骆月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80-381.

[3]杜建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53-54.

[4]张仲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134-135,154.

[5]赵慧,王菊红.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9):63.

[6]孙家骅.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17-2618.

(收稿日期:2016-01-25)

上一篇: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下一篇:运用FMEA方法评估静脉输液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