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0 10:05:51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电力自动化 运用

1 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

变电、配电、输电和发电等环节一同构成了电力系统。一般把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和发电机等有关设备视为电力系统一次设备。为了将电力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保证电力一次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对一次设备就应该进行在线保护、调度控制和测控等。在电力系统里面,还具有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它主要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系统、测控系统等。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很多技术内容都被包含于其中。按照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运行相结合的技术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电力自动化系统。

2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1 在发电厂中应用

现阶段,在发电厂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较为广泛的应用了分散控制系统,并且,在开关柜中就地安装了测控装置与保护装置,利用现场总线进行连接,通过信管理机与后台机连接。此系统通常利用多个计算机对多个控制回路进行控制,并且利用通信将控制参数与控制站的现场信号向操作员站的CRT和控制站中传递。在发电厂中应用DCS技术,能够大大的提升其工作效率,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组态技术、通信技术与硬件技术所构成的技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令前期电站里面比较孤立的控制系统构成了监控参数统一、子系统信号紧密联系、控制功能分散的整体。

2.2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确保电网调度稳定、安全运行等方面,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电能的有效分配问题就可以有效的予以解决。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可以实时的监控整个电网的电量分配与电网运行状况,如此一来,能够确保工作者有效快速的掌控电网,保证其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并且,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推动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进步,高能行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令电力系统更加经济实用、更加安全可靠。其次,在该自动化系统中,电力系统在线监测功能与数据采集功能的地位也非常大。现阶段,可以按五级划分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该系统不但可以科学有效的调控电量,同时,可以有效的处理其中所出现的事故。图1是它基本的工作原理。

2.3 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高性能配电装置、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一同构成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线或者离线智能化控制整个配电网,确保始终能够在可靠、经济、高效、优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配电网,其中配电变压器、架空线路和电缆等为配电网中的主要设备,在电网中,其发护着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在操作配电网时,只可以利用简单的人工方法来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配电网中大量的接入了分布式电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传统配电网的保护,主要对保护的灵活性、选择性和可靠性带来影响。

其中,信息分析、配网分析、自动制图、设备给?馈线自动化等是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通过应用数据库、智能化终端和统一化的后台管理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自动化的进行配网,确保电能的作用在其中更高的被发挥出来。

3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将电子器件、远程通讯和危机等应用于控制手段中,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演变,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轻便、简单,也会大量的普及这种操作,因此,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使得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以提升运行稳定、经济、安全为目的的服务、管理自动化拓展。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实现通讯、控制、电力装备和计算机的完美融合,实现操作的简单化与功能的一体化,并且,应该不断地发展起内涵外延。在如此快速的背景下发展电力系统,因此,其必然有着更为广泛的设计范围,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也与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与考虑,不断的丰富其功能性,确保实现人性化的操作。

(3)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控制策略。它的智能化程度会逐步加深,能够跟着人们的想法去转变,并且,确保我们所的各个命令都能够有效的被它所掌握,而且,有着较高的执行效率,从而在较小的范围内控制失误率。

4 结语

在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电力系统中,只要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进去,都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发展空间。通过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参考文献

[1]俞晓锋.电力自动化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569-571.

[2]焦邵华,鲍喜,秦立军.配电自动化的现在与未来[J].云南电力技术,2008(03):896-897.

[3]刘高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8):332-335.

作者简介

王丰(1985-),男,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北京市 100076

上一篇:高校学业门诊预约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别让不文明采摘伤了休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