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时间:2022-04-10 10:01:31

寒冷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摘 要:作为四大坚果之一的榛子,其以独特的口感和香脆的气味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尤其在东北地区,近年来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了该区域主要的林业经济之一。随着杂交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欧杂交大榛子的栽培技术逐渐被人们掌握,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对寒冷地域平欧杂交大榛子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促进东北林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寒冷区域;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前 言:

平欧杂交大榛子主要集中生产在东北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但是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研究,一些抗寒性较好的杂交品种正也逐渐向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发展,本文主要对寒冷地域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空间。

一、品种选择

在高寒地区,抗寒品种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要注重品种的抗寒性,其次再考虑丰产性。平欧110、玉坠、辽棒3号、平欧210、达维、辽棒5号等都是抗寒性较好的品种。同一块地上的品种要在3种以上,主栽品种要占总数的70~80%左右。在具体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品种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苗木时要求品种纯正,生长良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和检疫对象。一般可选用一年生优质苗木,通常苗高不低于60cm,地径0. 8cm以上,木质化根6条以上,须根长20cm以上。

二、地址选择

平欧杂交大榛子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30℃低温,瞬间耐低温达到-35℃,在寒冷地区建园首先要考虑抗寒能力,应选择背风向阳、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小气候的地方。这样在干旱寒冷的冬季不但能避免主风的危害,而且最低温来临时由于小气候的作用温度往往高于其他地区,不至于发生冻害,早春还能避免晚霜危害,夏季则生长期长、地温高、光合产物积累多、花芽分化和木质化程度好。有小气候的地方往往依山傍林,远离农田,免遭农药危害。

三、定植方法

平欧杂交大榛子大多是在春季进行苗木的定植,在定植前,首先要对苗木进行处理和消毒,通常采用多菌灵对苗木进行喷雾或侵根,然后将枝干定在60~70厘米左右高度,保留5个左右的饱满芽,剪口大多数是在芽的上方2厘米,并且要用石蜡或油漆对剪口进行封口,对苗木的根系要进行剪根处理,保留12厘米左右即可。

在定植时,定植穴底部要施入有机肥,然后再覆盖10厘米的土层,将苗木根系隔离,防止烧苗。苗木的栽种要按照“三埋、二踩、一提”的方式进行,本着宁浅勿深的原则,将苗木的根系买入土壤6厘米即可,并且在根茎处的土壤厚度不得小于5厘米。苗木栽植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并覆盖薄膜。最后在品种的配置上,要能够交叉栽种,相邻两行之间的品种尽量不要重复,有利于品种间的异花授粉,保持杂交品种的优势,避免品质退化。常用的株行距为2×3m、2×4m,即每亩(667m2)栽植株数为110株和83株。

四、日常管理

1、整形修剪:在苗木定植后的第二年要能够在同一个苗木的不同方位选择3~4株主干作为培养,并将其他的枝条进行剪掉,并且将主干的枝条也要剪掉三分之一,仅留下外侧的芽孢,然后第三年的时候,在主枝上选择三个左右的侧枝进行培育,其他的侧枝都剪掉,并且将主枝以及侧枝进行剪断处理,在第四年是对主枝以及侧枝的延长枝进行轻度的裁剪,除了病枝以及枯枝以外,其他的枝条均不用再次修剪,此时的树冠基本都已经成型了。对于不同品种的苗木,其修剪以及整形也要有所不同,枝条张开角度较大的要保留上枝,角度开张较小的要促进其扩张的速度,而长势过旺的枝条要能够修剪或者扭稍以减缓生长的趋势。

2、田间管理:每年5月要施有机肥做基肥,并且注意在施肥后要及时进行浇水,此外,在6~7月生长季节要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主要原料,进行根部最肥或是追叶面肥,8月份主要施膦钾肥料,以能够更好的促进新稍的木化和果实的成熟。榛子比较忌讳湿气,长时间的积水会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所以要能够进行及时的排水,对于干旱时节,要能够采用喷灌和滴管等措施进行灌溉2~3次即可。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要结合除草进行一次松土,可以选择小型旋耕犁进行机械铲,并将草料自然堆积腐熟后制成有机肥料,也可以采用百草枯或进行化学锄草。在授粉方面,主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措施。

3、病虫害防治:平欧大榛子的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是象实虫,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虫害主要在5月中旬~7月上旬,在开花期和坐果期进行喷雾防治,采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0倍液,间隔10-15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或者采用黑灯光进行人工诱捕。病害主要采用药剂防治,在5月上旬~6月上旬、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甲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溶液,效果较好。

4、越冬管理:越冬管理是寒冷地区栽培平欧大榛子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在前二、三年实施防寒。一般采用灌封冻水,树干涂白,包扎树干,根茎培土以及地膜覆盖等等,多措并举。主要是增强树木的抗寒性,避免苗木遭受冻害和生理干旱,帮助苗木在幼树期顺利过冬,树木进入丰果期抗寒性能将大大增强。

结束语: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对于日常消遣的食物消费比例逐渐增加,而榛子又是干果中较为常见的食物之一,增加榛子的产量,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栽培技术的原因导致榛子的产量不高的现象较多,所以,有必要对寒冷区域平欧杂交大榛子的栽培技术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更好的为发展寒冷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的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胡仕府,王峰,李建军. 高寒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14,01:37―38.

[2]王秀春,王伟. 吉林省通化地区“平欧”大榛子栽培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1,02:60―61.

[3]陈晓红. 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0:11.

上一篇:大豆食心虫与草地螟防治要点 下一篇:合作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