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10 09:33:43

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理念陈旧,缺乏个性

我国很多城市,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随之西化,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搬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2、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够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一味地栽种市花市树追求所谓乡土树种、地方特色的现象,会导致城市绿化景观极其单调,反而因此缺乏生气和地方特色。我们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物种多样性高也不一定表示生态系统最稳定,景观多样性高也可能意味着生境破碎化。

1.3、忽视了城市园林的实用性

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求气派,不从园林的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却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而把城市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1.4、不注重植物景观的配置设置

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几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市中建设的大量公园绿地中,有些绿地仅仅着眼于城市空间的大尺度,而忽视了城市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乐的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开敞空间是越拆越多了,可供市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却相对越来越少,需要加以关注。

2、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分析

2.1、自然特征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对不同自然特征进行更好的利用,对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条件等因子都不是以个体形式单独存在,因此,各种各样的自然特征因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行保证。

2.2、地域人文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尊重地域人文特征并使之获得延续。无论是哪一种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流派,也不管其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园林设计风格,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时期下实现工作,都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也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相应的科学背景。也就是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人文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且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实践的实际应用手法上同样具有多样性,且十分有效。

2.3、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历史遗迹主要指的是人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记,这类印记可以将人们同地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直接的反映出来,是地域特征存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以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相关遗迹的利用,风景园林设计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合理地对旧有景观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造。

2.4、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园林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人文符号的运用。例如,在1972年所设计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相关的设计师就把纪念馆的主体放于地下,而把原有的富兰克林故居建筑作为了一种人文符号来进行应用。通过用不锈钢架子进行故居建筑轮廓勾画等手法,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景观进行营造,以使得场景具有一定的符号化特点,保证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细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情趣。

2.5、民俗风情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而对于所有的民俗风情来说,其发展到今天对地域开发以及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的地域所具有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充分的进行表达。

2.6、社会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风景园林的设计以及建设是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具有满足市民进行休闲活动的社会功能。所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更应该表现的是开放的状态,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努力设计各种类型的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在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社会公益性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前提,时刻同时代需求相联系,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园林建设的指导工作。

3、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措施探讨

3.1、提高重视程度

在讲求低碳社会的今天,园林建设是一项很符合这一宗旨的工作。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加大对园林规划建设的投入,有了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园林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政府要将相关的园林的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录中,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媒体宣传城市风景园林的相关优点,以此让社会民众以及相关企业加深对园林工作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开展相关的园林公益活动,以此深深的将园林工作的相关性印在民众以及相关企业的心中,在具体的工作中多多的征求人们的意见,争取园林的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

3.2、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为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对于城市中的那些生态环境敏感区,要切实地加以保护、恢复和维持。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连接成网络,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乡土草种-花种-树种,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就园林绿地中的植物栽植而言,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能真正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是真正实现园林绿化技术生态转型的关键。

3.3、以人为本,关注实用性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绿地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是防灾还是遮蔽,是收获还是休息,或是科普教育等,园林绿地建设的目的要明确。模仿自然景观-自然植被及自然环境,把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防止“为美化而美化”,防止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来做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的城市绿地才最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只有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3.4、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

在具体的园林的工作中,要强化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相关设计理念。我们知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所以对于园林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要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利用城市自身的很多元素,有效的拉近园林和民众的距离,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园林工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总言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时展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环境和文化内涵出发,构建属于城市的独特名片,要以和谐统一的思想来进行植物的设计选择,既要彰显植物的独特魅力又要符合城市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徐玲.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J].吉林蔬菜,2014,Z1:40-41.

[2]黄惠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景观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

[3]吕萌.浅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132.

[4]刘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3,10:92+94.

上一篇:氨溴索不同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 下一篇:循证护理对小儿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