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时间:2022-04-10 08:37:14

镇江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7-2682-02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了解育龄期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及规律,做好预防保健,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为此,我们对镇江市2006年10月~2007年9月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镇江市各区、县及乡镇的15~49岁育龄妇女。

1.2 调查方法:按国家全死因调查要求,统一调查标准与方法。调查人员由经过规范培训后的各级妇女保健医生组成,按照育龄妇女死亡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上报和填写调查表格。并与公安部门、市疾控中心、市计生委、妇幼保健部门及医院原始死因的调查资料进行核对。

1.3 统计学处理:用Stata7.0对所有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育龄妇女死亡率: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 日镇江市各区、县及乡镇15-49岁育龄妇女数为815400人,死亡数为337人,死亡率为40.8/10万。

2.2 育龄妇女死亡年龄分布:死亡的育龄妇女中≥35岁的共计248例,占育龄妇女死亡总数的71.8%,见表1。

2.3 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布构成与死因顺位:见表2。

2.4 育龄妇女恶性肿瘤的死因构成:见表3。

2.5 育龄妇女意外伤害的死因构成:见表4。

2.6 各年龄组主要死因及其构成:意外死亡是15~34岁年龄段的首位死亡原因。35~49岁首位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其次是意外死亡、脑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见表5。

3 讨论

育龄妇女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到卵巢衰退这一特定时期内的妇女。育龄妇女是预防工作的重要服务群体,而育龄妇女死亡率是衡量预防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标。本调查发现2006年10月~2007年9月镇江市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率为40.8/10万,育龄妇女死亡年龄的高峰段在35~49岁,共计248例,占育龄妇女死亡总数的71.8%。死亡居前三位的是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这三种原因的死亡合计数为233例,占死亡总数的69.1%,这表明镇江市育龄妇女死因顺位已过去的由传染病为主转变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作为医疗保健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变,需更新工作模式,加强预防保健,做好主要疾病的筛查,以便有效降低镇江市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1年间死于恶性肿瘤的育龄妇女112例,占死亡总数的33.5%,死因顺位的前5位为肺癌、胃癌、乳癌、肠癌及肝癌。本调查发现肺癌死亡数占恶性肿瘤的17.2%,是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死亡首位,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大量吸烟、空气污染、职业上接触粉尘及电离辐射等有关。因此,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和戒烟是肺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尤以戒烟最为重要。但肺癌的一级预防是一项长期的保健任务,除社区卫生保健人员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重视肺癌的早发现(二、三级预防),经普查检出病例,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999年WHO报告,肺癌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病因,占男性各种肿瘤的首位,而本次对镇江市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率的调查发现,育龄妇女死于肺癌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这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居第二位的是胃癌,可能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遗传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建议4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应每年做1次钡餐检查,发现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居第三位的是乳腺癌,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育龄妇女随着年龄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也增加,老年妇女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家族史、高龄首次妊娠、接触射线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年轻妇女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生殖因素、人流或流产史、口服避孕药、吸烟、接触射线等[1]。因此,对于以上这些危险因素,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另外,重视早期发现(二级预防),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意外死亡是育龄妇女的第二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5.5%。主要是交通事故、服毒、自杀及外伤等。交通事故占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育龄妇女在社会、家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她们的身心更需要重视和关心。在注重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应关注育龄妇女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

脑血管疾病位于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的第三,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可干预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减少等。另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因素,如年龄、遗传因素等。因此,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主要是对可干预的因素进行群防群治和个体化预防。

孕产妇死亡的医学原因分为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直接产科原因主要是产科并发症(包括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以产科出血、感染、妊高症、流产及阻塞性难产等为主[2]。间接死亡原因主要是妊娠前的一些疾病,由于妊娠的生理作用而使疾病加重[3],以心脏病、恶性肿瘤、颅内出血、血液疾病及自杀为主要的非直接死亡原因。其中可避免死亡仅占19.8%。我国孕产妇死亡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心脏病、妊高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等,占全部死因的77.4%,其中有53.8%是可避免的。本调查发现,镇江市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中,孕产妇死亡3例,羊水栓塞1例、产前子痫1例、围生期心肌病1例,死亡率是15.36/10万,均是与产科直接有关的原因,其中可避免死亡1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学者Geller[4]认为对孕产妇死亡的研究非常重要,首先,与妊娠有关的死亡率没有下降;其次,至少有50%与妊娠有关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因此,对孕产妇死亡需引起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WF,Matsuno RK,Sherman ME,et al. Estamating agespe-cific breast cancer risk:a descriptive tool to identify age interactions[J].Cancer cause control,2007,1:9.

[2] Robert Mswia,Mary Lewanga,Candida Moshiro,et al. Community based montoring of safe motherhood in 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3,81(2):87.

[3] Ronsman C,Grham WJ.Maternal mortality:who,when,where and why[J].Lancet,2006,368(9542):1189.

[4] Gellery SE,Cox SM,Callaghan WM,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regnancy:aging the groundwork for safe motherhood[J].Women HealthIssues,2006,16(4):176.

收稿日期:2008-04-23

上一篇:护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下一篇:军队临床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