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自主学习空间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时间:2022-04-10 05:55:31

营造自主学习空间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摘 要:]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看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给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创设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合作探究等方面去营造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34-02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新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看成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点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内心深处点燃希望的火花,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教育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西,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

如在教《骆驼寻宝记》时,上课伊始,我微笑着问大家:“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喜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抓住同学们的热情,深入地问一句:“那你们都读过或最喜欢哪些童话呢?谁能简单说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丑小鸭》、《青蛙王子》、《海的女儿》……”我不时地用话语和表情对同学们的博学多知表示赞许。课堂气氛立即变得热烈、活跃。我话题一转:“你们刚才所说的都是外国童话故事,其实我国也有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骆驼寻宝记》就是其中的一篇。文中的骆驼呀,不是去运商品,而是去寻宝了!你想知道它去寻找什么宝贝了吗?”……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此种方式导课,因为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话题,便于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同学们易于且乐于进入课堂情境,有水到渠成之感。

二、教给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正是为了‘不教’”。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我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应该更重要。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授之以渔”的道理吧!所以,我们要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善于让学生学会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自读自悟,自由地读、默读、朗读……在读中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一篇课文,并不仅仅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知道这篇课文是怎样写的,怎样才能读懂一篇课文。”通过这样的引导,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做准备。

教学《小巷深处》时,我启发学生用想象的方法开启思维,让学生去感受盲人生活的艰难。然后,指导学生用朗读品味的方法,通过自读自悟,思考老师设置的简化难点的问题,品味文中的关键句子。很快,学生从“母亲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领悟到母亲为了女儿饱受酷暑寒天却甘之如饴,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仿佛在等候。”感受到母亲默默承担了女儿的忘恩负义,一如往昔地为女儿送着生活费和营养品,母亲以无怨无悔的行为和宽容博大的心胸将母爱揭示得淋漓尽致,令人潸然泪下。接着,我点拨学生用比较法进行学习,“盲母对‘我’的爱和‘我’对盲母的爱一样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出学生的一致认识:母亲对“我”的爱是不变的,是个常数;而“我”对母亲的爱却是变化的,是个变量。最后,我抛出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二题:“‘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经历过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用讨论法学习,最终使学生明确: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结束。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去自主学习,在进行了读、思、听、说训练的同时又掌握了写人技巧。

三、创设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以师生平等的心态,保持师生情感的融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言、敢做。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有时轻拍一下学生的肩,有时轻轻一句话:“你一定行!”给孩子们以鼓励,从而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心声》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结果,学生一个个感兴趣的话题出来了:“《凡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小说的主人公是李京京,为什么文题取名‘心声’?表现了李京京怎样的‘心声’?”……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随后,我趁势诱导,故作满脸疑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李京京的心声?”学生马上热情高涨,纷纷发言:

学生1:我觉得这是李京京同学的心声。他特别思念住在乡下的爷爷,想早日见到爷爷。他渴望亲情。

学生2:我觉得这是像李京京同学一样不被老师重视的学生的心声。他们渴求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学生3:我觉得这是作者的心声。他写这篇文章旨在告诉我们读者,我们要像李京京一样,面对冷漠,面对挫折,要自我肯定,永不言弃。

学生4:我觉得这是教育专家的心声。教育本是一块净土,不容弄虚作假。他们呼唤教育要返璞归真。

看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此高涨,我微笑着问:“同学们,读完此文后,你有没有特别想说的冲动?有,就请说出来。”

学生1:我特别敬佩李京京同学。我觉得他很有自信。尤其当自己的愿望遭到别人拒绝的时候,他总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最后他成功了。

学生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认为,李京京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是程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她最后不也是满足了李京京的愿望吗?所以他们两个人都很好。

学生3:课文中有一个叫赵小桢的学生,他虽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在我的心中他却是一个没有勇气缺乏自信的人。

学生4: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那颗渴望关爱、渴求平等的心。

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课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去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终身乐于学习的愿望,并使之转化为造就幸福人生的巨大动力。

(上接133页)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定义、公式或定理,虽然他们都记住了结论,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样得来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不能分清内涵和外延,因而看不出结论的实质,只能生搬硬套,在应用中漏洞百出。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定理的本质,会分析定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又如学生学习代数式和三角式化简时,只知“算法”却不知道“算理”,更不明白演算每一步的目的和方法。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优化数学习题,精讲精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规律。

学生要用好课堂时间,就要认真听课,听课时力求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参与,增强了上课的主动性,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加强了,使学生能轻松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4、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认真预习,阅读教材,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教师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听取要点。教师讲些什么,学生哪些自己已知了,哪些需要弄个明白,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学生听讲就有了针对性,已经明白的问题,听了等于复习一次,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就听得格外仔细、认真。学完一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及时总结,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哪几个知识点掌握了,还有哪一点比较模糊。这样一来,学生记忆得到强化,不清楚的地方及时想方法补救,上课的效率自然就好,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作业讲评

对于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对于学生特别容易多次出错的题目,要及时反馈。学习方法的问题是个长期问题,如果等着学生靠自己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来杜绝这种错了再错的现象的话,恐怕会是个很漫长的等待。教师可以尝试着在后一次作业中采用变化数据、变换情景等方法将原来的错题重新出现,进行反馈,以这种形式尽量杜绝同一类型题讲了再错的现象。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能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及时评价利用刚刚留下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充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

四、结束语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教学的五个过程:备、教、辅、考、改,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来源很多,他若能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的讲课,他一定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就会自己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课堂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高中英语写作精微 下一篇:如何深化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