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0 03:56:31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的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小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陌生,缺乏学习的动力。面对这种现状,游戏教学法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枯燥的语言知识以游戏化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是理解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以趣激情、寓教于乐,孩子切身体验这门语言学习的乐趣,激发和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从而喜欢英语、会学英语、学好英语。

一、创设“游戏化”情境,打造和谐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对英语也保持着神秘感,而他们的兴趣源自内容和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但是由于年龄小,他们仍然是无意注意为主,如果我们以他们所喜欢的游戏形式去教学,他们就会乐于接受。这样就需要我们努力将枯燥的知R贯穿于丰富有趣的活动当中。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符合“乐学”的原则。同时,他们能感觉到英语是交际工具,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这样调动情绪才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

二、明确“双主体”角色,加强师生互动

新课程强调“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在游戏活动中,老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学生则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的游戏指导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体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师生的负担,增强师生互动效果。

三、关注“群体圈”合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们在设置游戏时,通常是同伴之间的游戏,那么在这期间,孩子们就会体会到和他人共事的乐趣,培养了团结合作和竞争精神。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放松,缓解紧张度,消除疲劳。另外,游戏通常具有竞争的特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获胜的心理,这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教学游戏法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游戏,如果不严格地设计游戏,确实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在选择游戏之前,我们必须考虑清楚,什么样的游戏才能为我们的语言教学服务,我们要找到游戏与课堂内容的结合点,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遵循“适用性”原则,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1.游戏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所设计的每个游戏都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不是单纯地玩。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 4 Part A词汇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测游戏,教师藏起一张图片,让学生来猜单词。在猜测的时候,我给学生规定了猜测时的句子“Are they ...”可以选择本节课所学的四个生词。然后班内同学齐说“Yes,they are.”或“No,they aren’t.”那么,在这个游戏当中,同学们既复习了学过的单词,又练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度更广,这远远比重复阅读单词的课堂教学效更高。

2.游戏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游戏教学法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 4词汇时,我们除了可以利用卡片外,还可以让几位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然后让其他学生讨论这些动物。表演的同学可以发挥想象补充一些其他的常见的动物。这样的游戏学生最喜欢玩,非常符合他们好玩爱模仿的天性,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戏设计形式要多样化

重复的游戏形式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出现倦怠情绪,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变换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英语课充满期待,让学生长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4.游戏设计要体现全体化

游戏设置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教师是游戏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共同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参与游戏可以更加鼓励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更新,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兴趣,已经成为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游戏教学法突出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等距离的反复唤醒。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伙伴式”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小组的群体效应,才能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

上一篇: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特性与颜料色浆的分散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供给侧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融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