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到位管理法”深化资产管理

时间:2022-04-10 01:26:07

用“责任到位管理法”深化资产管理

摘要:探索资产管理方法对于改变油田现有资产管理方法、提高油田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新的资产管理方法“责任到位管理法”,并具体阐述运用该方法的目的、内容和取得的效果,以期加强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油田企业;资产;责任到位管理;验收;转资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095-02

一、“责任到位管理法”的理念

“责任到位”管理,就是每项资产都要定人、定位和定责任。不仅要求资产管理人员知道所管理的每项资产在什么地方,目前该资产由谁使用,资产使用人是否保证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还要明确资产的现场管理由谁负责,一旦资产发生了变化,要知道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管理人(责任人)又变成了谁,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等。

二、实施“责任到位管理法”的目的

“责任到位管理法”就是通过定人、定位、定责任的方式,明确资产的分布状况、使用状态、完好程度、保管责任,以求实现下列目标:一是账实相符:有账必有物,有物必有账。二是管理有序:资产新建、调拨、报废、处置有合理的依据,履行必备的手续。三是资产完整:来源清楚,去向清楚,杜绝资产流失和浪费。四是强化观念: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五是强化生产:充分发挥存量资产潜力,积极调剂闲置资产,为我厂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同时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六是成本合理:合理控制与资产有关的材料费、维修费、保险费、检测费、工农费用、安技措费用等,使之有效使用,保证我厂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三、“责任到位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一)把好转资关,确保转资资产的真实完整

1.现场验收。(1)所有项目竣工验收必须通知财务中心人员尤其是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验收。验收时要了解项目的来龙去脉,区分是新增项目还是跨年项目,合同是否签订,计划是否落实,项目实施了没有,了解工程主要工作量,要知道能够形成资产的又有多少,验收资产是否属于多个单位等内容。(2)鉴于我厂资产分布状况,财务中心资产组需要依靠各委派组资产管理人员协助完成。各组人员在验收后,要填写《资产验收报告》和《新增固定(油气)资产交付清单》(初步),对验收项目进行大致描述,包含主要资产状况(相关参数)、资产价值与项目总投资差距原因及转资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等。(3)资产所属基层站库对项目资产情况最有发言权。验收时,应同时取得基层站库的《新增资产现场确认书》,以核实、证明转资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项目结算。(1)项目结算(或挂账)时,项目组人员(或乙方)应按财务转资要求,填写正式的《新增固定(油气)资产交付清单》,进一步确认资产详细信息。如果项目组人员(或乙方)做不到这些或不能及时提供资料,暂不予接受,并要求其及时整理有关资料,及时结算。(2)上一步完成后,项目组人员(或乙方)首先在《新增固定(油气)资产交付清单》上签字,然后到资产所属单位签字,再到计划部门签字。最后,提供标准的合同原件和《新增固定(油气)资产交付清单》,到中心资产组签字后进行财务结算或挂账,中心资产组人员或三级使用单位财务组人员不签字,财务不能给予结算或挂账。

3.转资。(1)在得到详细真实的《新增固定(油气)资产交付清单》和《新增资产现场确认书》,财务已结算或挂账后,资产人员着手搜集项目详细费用,用《项目完成情况对照表》加以整理归集,初步建立转资资产架构。(2)ERP中主要工作(略)。

4.转资后二次现场验收。(1)决算完成后财务中心要组织对新增资产的二次验收和专题调研,基建组、资产组、各委派组人员深入到基层队,检查工程完成情况、设备安装数量、投产运行状态、收集基层反馈信息。(2)撰写二次验收报告,填写《转资资产现场与账务对照表》,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5.转资后。(1)转资后,立即启动“责任到位”管理工作,将新增资产纳入日常管理。(2)当月转资资产,各委派组次月作“责任”报表;年底转资资产,二月份作一、二月份两个月“责任”报表,及时反映我厂资产增减变动情况。(3)转资时未建或未完工项目,在后期完工后,按照前述规定,履行相应验收手续及“责任”管理工作。

(二)资产日常管理

以现场使用人为责任人,鉴于具体岗位操作人数众多,对基层单位可针对行政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对具体的资产或设备,由基层单位自行指定责任人,使每项资产都有责任人。

1.油气水井:要及时准确掌握每口井的所处状态,反映总厂气井总的技术状态和产能情况,运行好生产井,看管好停产井,防止因缺位管理而带来的井喷、破坏等突发事故。管理的责任人是采油(气)队队长。

2.油气集输设施:主要是油气站库及集气站资产。在已全部拆分为单项资产(设备)后,必须要求单项资产(设备)不仅要与账务一一对应,严格相符;而且由于每一项资产(设备)的变化。

3.油气管线:管线“责任”管理的重点是防止盗挖、盗油、盗气。对于油田的管线,不管在不在账,运不运行,都要高度负责,严密巡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保卫及资产部门,及时处理、报警理赔,而且要形成制度,每次作好记录,每月上报管线、油气损失情况。

4.车辆:车辆的管理责任人:一方是司机,即车辆的直接使用人,负责车辆的安全完整运行;另一方是车属单(下转103页)(上接95页)位,即车辆的落户单位,负责车辆各种属性的准确。对于车辆,一是要解决好户口合法的问题。二是在车辆变动单位时,单位责任人应及时通知厂资产部门,提前申请或随后补办资产调拨手续,保证账实相符。三是报废车辆的管理。

5.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责任人应为基层负责人或技术员,侧重点是确保设备的安全完好,淘汰的设备应及时报上级送厂报废库,新增加设备及时列入台账。租出和集体占用的设备,责任人为三级资产员,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齐全完好,防止流失及异地使用。

6.办公及其他设备:该类型资产单位体积较小、单位价值较高,容易流失的资产,责任人应为直接使用人,对这部分资产,可以实行交押金制度,对私自调拨或找不到去向的,要追究责任,扣除押金后并处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7.房屋建筑物:责任人一般为使用单位的行政领导。重点是要账实相符。使用单位要经常核对,发现变动及时上报,或在《资产变动明细表》中及时反映。

《责任到位管理法》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账内资产,也不仅仅是单项资产的增减。对确实无账或暂时无账的资产,也一样要管理。对单项资产,即使它原地不动,完好无损,但由于它的使用属性发生变化,由在用变成闲置或由闲置变为重新使用,都要在《资产变动明细表》中反映。

(三)闲置、报废资产管理及资产处置

1.对清查中发现的闲置设备要加强管理,建立台账,严禁乱拆、乱卸、乱放。

2.闲置报废资产出入报废库,实行《出库单》和《入库单》制度,库房管理人员是已报废入库资产的“定置”管理责任人。要详细作好出入库资产的登记,严格出入库制度,保证入库资产的安全。责任人每月上报《报废资产入库明细表》和《报废资产出库明细表》。

3.对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报废更新。

4.固定资产报废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由财务资产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对待报废固定资产进行现场技术鉴定并集体签认,确认达到报废条件的,由使用单位集中存放,妥善保管,并在当月“责任”报表中详细反映。

5.已报废固定资产,积极联系财务处通过资产调剂会、招标等方式对外处置,及时清理,并充分利用弃置费用政策,做好报废现场清理、恢复工作,配合好油地、环保工作。

四、“责任到位管理法”取得效果

1.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提高了我厂资产管理水平

现行油气资产现行管理方法出现管理职能模糊,各职能部门越过资产管理部门,各施其责,直接代替或者取代了资产管理的职能,资产管理部门有责无权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其资产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挥。通过实施“责任到位管理法”,使我厂的资产管理责任更加明确,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好。

2.加强了不良资产管理,盘活了油气资产存量,提高了资产利用率

对闲置资产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花费较少的资金,改造原有的闲置资产,使其增加新的功能以满足生产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的存量的目的。 同时对季节性使用或年度使用率低并且通用性强的资产通过租赁方式满足生产需要,尽可能压缩直接投资,打破原来“使用必拥有”的传统观念。

3.健全完善了我厂资产管理系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针对目前我厂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成本预算管理系统、ABM系统和ERP相结合,推进油气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形成一套包括资产最小类别、资产代码、生产或非生产使用、维修情况、资产现状等内容的完整资产档案,完善了我厂资产管理系统,保证了我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一篇:医院绩效管理及完善建议探讨 下一篇:从企业层面浅谈家族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