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上海金融史的转折点(一)

时间:2022-04-09 09:59:26

CD:上海金融史的转折点(一)

这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永远不能磨灭。著名作家俞天白先生授权本刊的独家连载,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金融史上留下不朽印记的众多人物和事件。

静悄悄的试营业

1986年10月25日,对上海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上海大厦和中国银行大楼虽然请香港商人清洗过几次,依然清洗不去陈旧灰暗的历史尘垢;南京东路拥挤得丧失了自我,处处露出一副暴君城的神态,在炫耀它的老资格;新的火车站候车大楼刚从地面耸起,越江隧道的“地老鼠”已悄无声息地朝着第二号井位掘进;商店内外,人们出出进进,让揣在怀里、藏在包里、存在银行里的代替大捆纸币的存单,寻找到最佳的出路……

对于金融界,这个日子却是值得纪念的。

因为就在这一天,经过一番筹备,自北京迁来上海的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及其上海分行,将开始试营业了。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没有挂灯结彩,炮竹轰鸣,更没有隆重的剪彩仪式,只有装饰得有些豪华的营业大厅内的那些柜台门窗被打了开来,各个部门和大厅正中的十米见方的世界钟同时运转了起来,向上海市市民、向中国经济界宣布她将重新在上海亮相了。

这种静悄悄的试探自己生命力的表现,或许是银行家的性格。正如一般市民,经常和银行打交道并不知道银行行长姓甚名谁一样,当然也不知道交通银行的行长是哪位。可总管理处董事长兼总经理却始终关注着这所分行的运转,不过此刻并没有出面;分行总经理潘其昌虽然亲临第一线,却不显山露水,只是用深沉而热烈的目光注视着全行六只柜组的几十只窗口,留心着在窗口前出现的每一个客户。

他是第一张大面额存款证的持有者?

是的,用静悄悄来掩盖剧烈的变革和角逐,正是金融家的特色。客户们、闲散的观光者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多起来了。记不清哪只窗口、哪位客户是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试营业中的第一位。因为,此刻在窗口成交的,差不多都有一个相当曲折的争取过程。不难理解,交通银行恢复时刻,正是各行各业与金融业的业务往来,都已经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四大银行分割完了的时日,她只能在她们之间的夹缝里寻找自己的落脚点。

请看二楼北侧那只窗口,是“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款”。那位身穿藏青色银行制服的营业员,将一张浅绿色的存款证,连同她灿烂的微笑,通过茶绿色玻璃的柜台窗口,递给了客户。客户是一位中年汉子,身着浅灰色西装,显然懂得一点金融知识,情绪有些激动,认定自己因为成了当代中国这种首次发行的存款证的第一个经办者、第一张大面额存款证的持有者而引人注目。他嘴上重复着这样两个英文字母:CD(Certificate ofDeposit),CD……

CD,在国际金融界是司空见惯的信用工具。30余年来,中国银行界却首次引进使用,成为交通银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信用手段。不过,这位汉子并不是第一个持有者。

上海的变化太小了!

话题,要从两年前说起。在中国,CD虽小,诞生的背景却相当宏大。1984年2月11日,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来上海视察。上海没有给他太多的惊喜,与朝气蓬勃的特区相比,感觉不到应有的活力。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上海的变化太小了!”这对上海来说,真有点儿委屈。当时,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都位列全国榜首。可是,他同时也被人形容为大家庭中的长子,弟弟妹妹一个个都穿得光光鲜鲜的,他穿的却是破衣烂衫!因为每年的财政收入的90%以上要上缴中央,自己留的10%还不到!缺少资金,怎么活得起来?更别说实现经济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宏伟蓝图了。不过,曾经沧海,上海毕竟是一个深谙金融魅力与威力的都市,财政的路子一时走不通,思路自然就往金融上转了。当时,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徐雪寒,在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建议,引发了上海人的强烈共鸣,这建议是:应当有一个专门属于上海、支持上海发展的银行!

这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把上海人筹建新银行的热情激到了沸点。酝酿新银行的方案接踵而来。头一个问题,当然是给银行起什么名?定什么性?是炉灶新起,还是利用老银行的品牌效应,在众多停业的旧银行中选一个现成的名字,老店新开?

交通银行,便这样一下子跳进了筹备人士的眼帘。

历史选择交行

当时国务院领导也把目光落在了交通银行上。1984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吕培俭行长,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阮崇武、裴先白以及马一行、顾树桢、王崇基、李祥瑞、薛镜澄和余瑾等一起商议交通银行的筹建问题。大家原则上确定交通银行名称不变,总行设在上海,面向全国,可在内地和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范围可与其他专业银行交叉、融通,既可以经营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经营外汇业务;注册资本为10亿人民币,资金来源,第一步由上海存入4亿元技术改造资金,然后人民银行拨一部分资金,中国银行拨一部分外汇;第二步吸收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以及上海某些大企业的投资入股,即实行国家控股、地方和企业共同投资的股份制。

原则一定,即于1 9 8 5年7月1 5日,成立筹备小组,成员来自上海经济金融界的主导部门,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树桢任组长,上海市财办副主任陈恒平、市财政局副局长余瑾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龚浩成三人任副组长,租了金陵路嵩山路口的嵩山饭店三个房间,开始了筹备工作。

新中国金融史上,开天辟地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就在这家饭店最差的三间总共60个平方米内,孕育其生命了。决策在这儿,资金筹措在这儿,划定业务范围、确定董事会及领导班子人选,落实银行开业地点……都是在这儿。他们全力以赴,按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所定的1985年7月1日,正式开业。(未完待续)

作者:俞天白(1937年出生)

浙江义乌人,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大都会》、《金环套》、《大赢家》等,长篇报告文学《上海:性格即命运》,散文随笔集《最后一轮太阳》等。中篇小说《儿子》获上海市第一届文学作品奖,《大上海沉没》获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40年优秀小说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与中国作家协会“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大上海漂浮》获上海市1992年-1993年优秀作品奖。

上一篇:自在和快乐才是创新的源泉 下一篇:公团住宅:日本住房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