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时间:2022-04-09 07:41:50

浅析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摘 要:山东省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全国整体发展中稍显滞后,全国各省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本文在探究在这一时代背景前提下,青岛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的交通和旅游业的影响和发展优势。

关键词:青岛地铁;旅游业;城市轨道交通

1 青岛市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2015年已突破900万人。

青岛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2014年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061.1亿元,增长15.0%。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43.9万人次,增长8.8%;其中国内游客6715.9万人次,增长8.9%;入境游客128.1万人次,增长3.6%。2014年年末A级旅游景区91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2处。

随着青岛市人口压力增加,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出行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交通运输行业和旅游业都迎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青岛的交通设施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较发达城市已显滞后,虽然公交覆盖率比较高,但高峰时道路拥堵较为严重,单行限通的弊端开始显现。城市规划的立体轨道交通还远未形成。未来的交通设施建设还任重道远。

2 现阶段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青岛市是山东省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3号线是青岛市首条地铁线路。于2009年06月开工建设试验段,2010年06月进入全线施工阶段,线路全长24.8千米,跨越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等四个行政区,设车站22座,其中换乘站6座,总投资130亿元,线路起自市南区青岛火车站,沿线主要经过青岛站、市南沿海一线、湛山、市政府、浮山所、错埠岭、李村商圈等区域,止于李沧区青岛北站。目前,地铁3号线北段(青岛北站-青岛站)已空载试运行。3号线平均站间距1.159千米,最大站间距在长沙路站至地铁大厦站,为1559米;最小站间距在延安三路站至五四广场站,为763米。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50米,共有6处;线路正线最大纵坡29%,位于湛山站至五四广场站区间。

2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柳花泊,止于李沧区世园会,线路长约61.3公里。2号线一期(泰山路-李村公园)已进入全线动工建设阶段,部分车站与区间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将于2017年12月31日运营。

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的青岛地铁3号线,将青岛市几大重点区域有机串联在一起。把青岛火车站及中山路商贸区、青岛前海历史风貌保护区、青岛商务核心区、青岛中央商务区、四方东部商务区、李村商圈和青岛北客站商务商贸区等几大区域连通形成一道城市商业走廊。而在建的青岛地铁2号线则是连接青岛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骨干线路,将整个城市中部与青岛火车站、崂山副中心、北部中心区相连。2号线沿线将青岛火车站及中山路商贸区、台东商贸区、青岛核心商务区、浮山前居住体闲旅游区、崂山行政文化区、海尔路商务区、唠山科技城、馆陶路特色商业街、辽宁路电子商业街等联系到一起,带动沿线各个商区的发展。通过青岛地铁为沿线各重点功能区、综合交通枢纽及居住区之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衔接。

3 青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作为全省第一个地铁建设项目,青岛地铁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完善现代化交通网络,改变居民出行和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有助于推进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

为突出青岛的旅游城市特色,在进行南段线路的选择和车站的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地铁对旅游客流的服务水平,提高旅游景点的可达性。青岛市栈桥景区等著名海滨景点位于青岛火车站附近,因此火车站的站点照顾了火车站周边景区以及中山路客流,同时,在大学路、中山公园、太平角、湛山、五四广场等景区附近都设置了地铁站点,地铁站点基本覆盖了青岛市重要的旅游景点。

同时,先期工程几条线路的走向都途径人口密集区域,沿线既有商贸区、居民区,还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商务区和众多的购物商圈。而且,建成后乘客可以从火车北站出发直达海滨旅游区,既方便了外地游客,也方便了沿线本市居民的工作和休闲出行,将来,随着后续地铁工程的开建,必将逐步形成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

作为一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轨道交通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方便白姓出行、减少空气污染、优化城市空问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大意义。扣紧“科学、绿色、安全”的主弦,青岛地铁必将为宜居幸福的城市带来更科学、更绿色、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方式,进而为美丽青岛的建设增光添彩。

4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在2020年线网全长达到约470.4km,由11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主要包括1号线(41.6km)、2号线一期+东延(泰山路-世园会段,34.4km)、3号线(24.8km)、4号线一期(人民会堂-沙子口段,26.6km)、6号线一期(朝阳山-中韩园区段,33.1km)、7号线一期+北延(兴国路-北安段,27.9km)、8号线(60.9km)、9号线一期(红岛-惜福镇段,35.9km)、11号线一期(苗岭路-王村新城段,58.4km)、12号线(56.5km)、13号线(70.3km)。

可以看到的是,青岛的近远期规划已经完全覆盖了青岛市市区及周边区域。换乘站较多,乘客换乘方便,对于距离市区较远的居民以及青岛郊区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市郊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青岛应大力发展郊区轨道交通建设。青岛已经不是传统的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模式,随着市中心人口趋近饱和、房屋价格高居不下,郊区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最具潜力的部分。郊区轨道交通的延伸扩张方面更应该利于郊区居民的日常出行,另一方面旅游景点开发和轨道交通设计建设可实现双赢。旅游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可增加轨道交通的客流量,而地铁的开通可以让更多人得知,进而对相应的旅游景点产生游览兴趣。轨道交通设计应尽量缩短与邻近旅游景点间的距离。

结束语

地铁就像城市的动脉,提高城市整体发展水平。青岛地铁规划的逐步实现,不仅缩小了城市的南北差距,为青岛市民生活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还将进一步促进青岛市的旅游业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明远.城市轨道交通时代的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刘皆谊.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边经卫.大城市空间发展与轨道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建筑排桩支护明挖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论述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