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时间:2022-04-09 04:22:11

如何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因此,在评价的标准上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评价原则

1.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2. 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

3. 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规定阅读量。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3)建立《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

三、评价方法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1)资料查阅法。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查阅时间:《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审核、期末验对,其他内容每周查阅一次。(2)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又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个人阅读成果以及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平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上一篇:中学体育课外活动有效管理策略探析 下一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