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太死板

时间:2022-04-09 04:04:20

郑国有个读了一辈子书也没学问的老倔,因为自小就倔强、固执、呆板,人们就喊他“老倔”,慢慢地,人们就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后来呢,他自己也忘记了,也就默认了“老倔”这个雅号。

老倔能倔到什么程度?人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他呢,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倔。

就从他买鞋这件事说起吧。

除夕的早晨,也是当地最后一个年集的早晨,他一起来就寻思还有什么年货没备齐,寻思来寻思去,觉得没什么可买了,就很满意地笑了:今年要过个好年呀。这时,他一低头,忽然发现鞋子破旧得有点不成样子了,他不禁叹了口气道:“唉,要是老伴还在的话,怎会让我穿这样的鞋子?”沮丧了一阵子,他决定去集上买一双新鞋子。

可他刚要出门,转念一想:“这鞋有大有小的,谁知道哪一双合脚?我还是先把脚的尺码量好再说吧!”想着,他立即翻箱倒柜地找来尺子,然后在凳子上坐定,脱下鞋,拉着尺子先量了量左脚,又量了量右脚。量的时候他还自言自语:“还是我聪明,要是空手去集市上,也挑不出一双合脚的鞋,但是有了这尺码……嘿嘿……”看天已近晌午,他赶紧穿上鞋子,随手把尺子扔在了凳子上,甩着大袖子匆匆出了门。

到了集市,他直奔卖鞋子的地方,一看那么多鞋店,他傻眼了:哪家的好呢?

忽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一家打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招牌的店铺,他觉得这广告有意思,就踱了进去。“一双好鞋,将会助你踏上幸福之路!”鞋柜前,这么一条醒目的广告,把他吸引了过去。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他看好了一双,便优哉游哉地往口袋里摸,摸着摸着,脸色变了:“怎么忘带了呢?”

掌柜的一听,又仔细地看了看他那身打扮,笑脸也跟着拉了下来:“没钱?老先生你是不是走错门了?”

老倔急了:“钱我有的是!”说着,他拿着褡裢在掌柜的耳边使劲地晃了晃,只听叮叮当当地响成一片。

掌柜的马上满脸堆笑:“您老别见怪,我是关心您,以为您老钱被偷了。那您老摸什么呢?”

“尺子!”

掌柜的问:“用尺子干吗?”

老倔倔起来了,他大眼一翻:“不用尺子用什么?你说说,脚丫子不用尺子量能知道有多长?”

“可是,您也可以用脚试试大小,再说了,只用尺子,能量大小,不能量舒适程度。”掌柜的接着说。

“你懂什么?尺子要不行,古人造尺子干吗?你说说……”

一看他这样认死理,掌柜的说:“好好好,你找个尺子量一下吧。”

“找什么呀?我家有量好的,多省事。”他气呼呼地说。

这时,不知哪位顾客小声嘀咕了一句:“还真没见过这样信尺子不信脚的人呢……”

老倔一听,火了:“谁说的?告诉你吧,我宁可信那把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说着,他就赶忙往家跑。

人们望着他的背影不禁笑了:“这人真倔!”

老倔这次却没听见,他已经走远了。可是,当他急匆匆地拿着尺子从十多里外的老家赶回来的时候,集已经散了,所有的店铺也都关了门,街上冷冷清清的,毕竟最后一个年集了,人们都要早回家准备贴门对、包饺子、去祖坟给先人送纸钱呢。老倔一看,沮丧透了,只好空着手晃着尺子气呼呼地回家了……

在路上,老倔依稀听见一两个行人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是在说自己呢:“那人真傻,宁愿信尺子,也不信自己的脚。估计是个书呆子,读书读傻了吧?”“肯定的,你想,要都像他那样固执不会变通,那么死守教条,怎么进步呀……”

他听了,心想:“我相信尺子错了吗?”望着手中的尺子,他困惑起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反归取之④。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⑤,无自信也⑥。”

(《韩非子》)

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lǚ):鞋子。

②度(duó):用尺子量。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④反:通“返”,返回。

⑤宁(nìng):宁可。

⑥自信:相信自己。

张良拾履

据说,西汉的张良小时候有一次在桥上游玩,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顺手把自己的鞋子扔到了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张良很惊愕,真想上去打那人俩耳光。可他强行忍住了,下去取了鞋子给了老翁,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想了想,觉得反正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给他穿上也并不费事,于是就给他穿上了。

之后,老翁便大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翁走了很远。而那老翁走了大约一里来路,又折了回来,说:“孺子可教啊!这样吧,五天后的黎明,你到这里等我。”张良虽然更加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说:“好的。”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老早就来了。可是,老翁已经先到了,他大怒道: “和老人约定会面,却比我后到,这样不好!”说完就走了,并回头说:“五天后早来。”

到了那天,鸡刚叫头遍,张良就来了。不想老翁又先到了,又嫌张良晚了,就训斥道:“你这孩子,真不礼貌,怎么又晚了?五天后要早来。”说完又走了。

五天后到了,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那里。过了好久,老翁才到,见此情景,他高兴地说: “这才像样子。”说着,拿出一本书告诉张良:“读好这本书就能当皇帝的老师。相信十年后你将会发达……”说完,就离去了。

张良赶忙回家一看,那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他用心读完,后来就用书上的谋略辅助刘邦成就了汉朝的百年基业。

(选自《韩非子故事》,中华书局)

上一篇:智子疑邻有偏颇 下一篇:自相矛盾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