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常得的病

时间:2022-04-09 02:15:48

读书人常得的病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我若不读书,便不会知道这个比喻的存在。这就是读书的第一妙用。文献综述,知道别人说了什么,省得重复劳动。

读书可以让人长知识,但是怎么个长法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书。

有的人天生好显摆,读了书就要向别人吹嘘,或者不停地引用。这就像去了一趟饭馆的人就非要把油挂在嘴上,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不多了,因为人们常上饭馆。只不过读书界的这类老土仿佛受人爱戴的更多一些。原因也很简单,我如果也是读书人,就想找到一切机会知道别人最近看到了哪些好书。如果我的谈话对象能够给我提供免费的信息,我会欣然受用。所以,最后到底是显摆的人得益还是聆听的人得益,很难断定,但是我肯定会大大地夸奖对方,让他下次带更多的信息来。

有的人不喜欢自己动脑筋思考,把书上的话当作圣旨到处传播,仿佛白纸上印的黑字就句句是真。这就像吃东西,只吃不消化,于是吃多了撑得慌,必须原封不动地倒出来才能舒服,用更专业一些的语言就是精神性厌食症。文献综述的最终目的是要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然后继续探索。可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读书上面,而不去思考和对书本作出挑战的话,无异于吃了就泄。

人读书得了这些病就说读书无用,就像说身体虚弱的人外出感冒了就说天气不好一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读书人都这样。治病的方法其实也应该是自然疗法,不应该是少读书或不读书,而应该是再多读。一个好显摆的人无非是因为见得少,或者刚入门,觉得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如果多看一些,就会发现自己原来差得还很远,写书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彼此意见一致。这样,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为什么有时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反而能讲出真知灼见的道理,让你觉得比读书人还有见识呢?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对方是第一个讲出“读书如吃饭”这样的话的人。因为以前没人讲过,所以你听着新鲜。但是他不一定要读过书才能讲出有新意的话来。讲得好,则令人耳目一新。二、听的人不知道对方的话,或者类似的话已经有人讲过了。这跟听者是否读到过这样的话有关。无论说话的人说的是不是有新意的话,听的人如果没听说过,就总会觉得新鲜。

所以,读书人没有必要因为一两次听到不读书的人讲出了带有火花的话,就妄自菲薄。他可能一辈子就闪这么几回,你再跟他聊上几个小时,就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了;另外,也可能是别人早就嚼过的馍,你回去再查查书,也能找到;书上确实没有,不妨自己捉摸一下为什么,自己写上一文,也可以供别人引用。

分析来分析去,还是一句老话:读书没有读到家啊。

上一篇:《钗头凤》二首赏析 下一篇: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避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