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主动性

时间:2022-04-08 09:50:56

在折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主动性

【摘要】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必须要关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我们结合大班年龄特点,在折纸教学中以创设游戏、故事、环境等需要激发兴趣,以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幼儿园的同伴资源创设交流表现的机会等,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性的提高。

【关键词】主动性 折纸活动 大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8-01

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让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是越来越热爱学习,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随着幼儿思维、动手能力的发展,大班孩子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能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因此在折纸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思考,努力调动大班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使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及需要让幼儿主动学习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然而,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1.创设游戏的需要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创设游戏的需要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孩子用折纸方法折花,卖虾,为了有花有虾可卖,有钱包可装钱,孩子会兴致勃勃地投入折纸活动,又如为了和大家一起戴上小丑帽,折各种飞机到操场上飞,折好鱼进行钓鱼竞赛等,孩子往往能努力一次又一次尝试。

正如《纲要》所指,以游戏需要激发孩子学习愿望,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使幼儿能从内而外地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折纸活动中。

2.伴随故事的引领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孩子会不自觉地被故事情节、人物遭遇吸引,他们担心“丑小鸭”的命运,佩服“阿凡提”的智慧;喜欢“白雪公主”的美丽,痛恨“坏皇后”的恶毒……教师在其中有意识地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角色或背景,以色彩鲜艳的折纸形象出示,往往受到孩子的关注,收到很好的激趣的效果,如在《青蛙》故事后,孩子会围着老师叽叽喳喳,“这是怎么折的呀,能不能跳呀”等,这时我们再因势利导,投入范例和示意图,让孩子动手试试,孩子热情则显得较高。

3.在环境创设中为孩子留下空白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每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环境中,他们往往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在环境创设上为孩子留下展示的空间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如教师在一颗大树上将小朋友设计的鸟窝挂上,请孩子折会飞的小鸟 学好了就可以找到鸟窝住下,看着自己折成的小鸟飞在自己熟悉的教室里 ,在树上挂上自己折的小树叶,树下种上自己折的小花草,孩子心里可美了,主动性被调动了,有的孩子不仅折一只,还想折第二只,第三只,飞上去。另外在美丽的挂盘,彩色挂饰,等装饰品上留下空间,将孩子的作品经过不同方式的叠一叠,加一加,不同形式的排序,不同形式的串联等方式将孩子的作品展示起来,使其显示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1.授之以渔

《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根据大班孩子特点选择以下的教学方式。

1)拆拆看看想想

即通过看图示,再拆拆作品,理解图示的含义,动手尝试折法。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探索欲望强,能通过观察示意图再对照实物,尝试完成作品,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孩幼儿举一反三,把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2)找错法

出示两种折法图示,请孩子通过折折,试试,找出哪种折法图示是对的,大班孩子喜欢探究,对挑战性的活动往往跃跃欲试,这样给孩子一个悬念,让孩子通过自主尝试找到答案,孩子会表现出欢呼雀跃。充满成功的喜悦。

3)分类探索

将折纸的内容以基本折法分类。如将以双三角形折法的物体分类成一单元,孩子一段时间内围绕双三角形的物体进行探索,这样孩子在探索中容易发现规律,同时,也减少难度梯次,孩子容易获得成功,就能不断激发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2.闯关活动,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能按自己的方式主动学习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设计闯关活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去探索进行学习。不拘于集中在一个教学时间内完成,如在区域中安排一周或更长的探索时间,让孩子在这期间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有的通过和其他孩子的互动完成,有的通过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完成作品。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方式可给孩子更多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避免孩子统一时间内因完不成,产生焦虑感,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提高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三、发挥跨班同伴间的交流作用,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

《纲要》指出,要发挥同伴群体的教育作用,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和影响,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跨班活动的互动学习,指的是同年龄和不同年龄班级间的交流互动,在同龄跨班活动中,孩子虽然年龄一样,但仍存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不同,所学的折纸内容也不相一致,大班孩子好胜,在活动中往往能争相传授自己的折纸本领,也特别认真地去学习新的本领。而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互动中,孩子往往有一种小老师的自豪感,孩子必须在自己会的基础上充满信心地教会其他孩子,当得到小朋友的肯定赞赏时,孩子个个兴高采烈,为了下一次有新本领教给小朋友 ,他们自己要赶快先学会,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很多孩子不满足班级老师提供的资料,纷纷叫妈妈买折纸书,折折试试呢。

折纸教学只有真正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入手,从内到外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有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上一篇: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初探 下一篇:心中有“数”才能治班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