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研究

时间:2022-04-08 09:08:26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整等多个问题。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两个方面入手,推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授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授信管理;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授信管理的风险意识不够强烈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信用经济。在我们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具备有足够的信用以及风险防范的意识。从一方面来说,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要有信用。企业要充分地认识到信誉是企业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大信用基础,我们只有坚持了以信用为根本,加强信用的建设,这样才能赢得大量的客户,赢得市场的立足,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的竞争处于不败之地。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授信管理的风险意识还有待提高。

(二)企业授信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建立和健全授信管理的组织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这涉及到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要把企业的风险防范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必须要做到组织人员的到位等工作。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组织体系还相当的不完善,存在大量冗员、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待改善。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授信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授信管理的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缺乏了信用记录或信用的记录不良的企业是很难在行业界生存和发展下去的,而信用记录比较差的个体在信用的消费、求职等多个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建筑业企业一定要立足在做大做强做久这个思路上,树立品牌的意识、形象的意识、诚信的意识,增强和保护自身的信用自觉性与信用主动性,积极地创建以信用为根本的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从另一方面来说,建筑行业企业一定要强化风险防范的意识,要完善信用的风险防范机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生产的经营所面临的一系列市场的风险、信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表现的形式和可能造成的多种后果,要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自我的保护,要善于防范、控制以及转移经营的风险。

(二)对内部组织人员要具体落实,建立健全授信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以授信管理部门为主要负责中心的信用管理这一体系。大中型的建筑企业可以设置专职的信用管理的部门,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设置信用的监理,将授信管理的业务外包化,由专业的授信管理公司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授信的管理。授信部门要收到董事会或者总经理的直接的领导,统一和高效地组织以及协调企业的营销工作、财务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我们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的情况,将授信管理的职责在每个部门之间来进行合理的分工,授信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营销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根据其业务的范围和工作的职责承担起不同的授信管理工作,要按照不同的管理的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设计,强化财务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责罚制度,从体制角度上防止个别的部门或人员盲目的决策或投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授信风险。其次,我们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输入,要提高授信管理人员的素质。财务内部授信管理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授信管理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工作的经验。我们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的选拔和培养,或者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充实信用人才的队伍,并加强对他们在经营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和业务的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的素质。

(三)我们要抓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的各个环节

从事前控制的角度上来看:要加强对企业客户的资信方面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客户,既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财富来源,又是企业最大的外部的风险来源。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授信管理,首先我们要做好客户方面的资信管理。这要求了企业要全面地收集并且管理企业客户的信息,建立完整的客户信用的数据库,并且要及时修订和充实;我们要实行严格的、经常性的资信的调查制度,筛选信用比较良好的企业客户,淘汰那些信用不良的企业客户。对于客户信用情况的这些调查工作,既可以让企业内部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也可以委托给专门的社会授信的机构来完成。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授信服务的体系的逐步推动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地利用统一的诚信信息的平台和统一的诚信评价的标准对于业主本身信用状况的评估,这些工作的核心是在于通过对客户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的收集、归纳以及分析,来进行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和偿债能力的评估,以防范很可能发生的授信风险。从事中控制的角度上来看,我们要健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的授信管理的相关制度。财务内部的授信管理制度指的是建筑企业在交易的决策过程当中执行的一套科学而又合理的信用审批的方法和相关的程序。这个制度所关注主要的事项在于授信政策的制定方面和制度的合理运用方面。从事后控制的角度上看,我们要严格实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在建筑行业的市场中,大多数承包商面临的最大的信用风险就是业主大量地拖欠企业的工程款,在财务这个方面上显示的是大量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此现象不仅仅会使企业本身的资金周转方面发生相当的困难,而且还会加大机会成本、财务的费用以及财务的风险。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授信管理最后的也是重要的一道程序,同时也是授信管理的中心的一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和健全应收账款的档案,建立赊销的审批制度、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制度、赊销客户的监控制度、账龄分析的控制制度、欠款的催收制度以及坏账的准备金制度等多种管理办法;对于不同的业主和生产阶段要采取不同、多样的收账等政策;我们要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应收账款这一块的管理和清收工作,我们要明确责任以及权利,要实行科学而又严格的工作业绩的考核制度;我们要坚持对业主资信的状况进行动态的跟踪,要严密监督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38号文件.

[2]李建勇.生命周期视角下看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的研究[J].湖南大学,2008.

[3]王宁,全河.关于江苏、上海和安徽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J].建筑经济,2005(8).

[4]粟山,沈荣芳.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上一篇:电力科研院所成果增值转化中科研人员激励研究 下一篇:用Excel与delphi合作开发设备资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