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08 03:33:14

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健美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教学方法也是丰富多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定要求和不同特点,它们之间也有其共性和特性。所以如何对每一类教学方法进行功能的对比,以及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教学方法的转换,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动态性、针对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本文中就健美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内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

一、健美操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广泛,练习的可变性强。健美操教学内容既包括健身性健美操,也包括竞技性健美操;既有徒手练习,也有手持轻器械及借助于固定器械的练习;既包括基本动作的教学,也包括难度动作的教学,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健美操教学中,既有来自于动作本身的大量信息,同时也有来自于音乐、医学、营养学等方面的信息,教学中可接收的信息量大。

(二)在反复的练习中健康体魄,培养正确的姿态。健美操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借助于各种练习方法、锻炼原理、运动负荷达到健康体魄的目的。在健美操教学中,无论是教授单个动作、组合动作还是成套动作,强调的是对称、协调、平衡和规格(幅度、力度、韵律、肢体配合等),这些练习为保持和发展身体的正常状态、纠正不良的姿态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三)健美操教学具有相应的美育目标。在健美操教学中,除健美操自身的动作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外,其发展身体、增进健康的特殊功效具有最大的美学价值。此外,健美操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合理设计,集体练习时动作与动作、动作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巧妙配合,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等,无不显示出美学特征。

二、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经过调查,学校健美操理论课内容主要以健美操的概述,健美操的特点,健美操的运动价值,健美操的锻炼意义,健美操的审美和欣赏,以及健美操的创编等。各个学校的健美操理论课教学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在室内集中讲授,有的学校是在室外与实践课技术讲解同时进行,还有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理论内容与录像同时进行讲解。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深蒂固。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忽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乏味,限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考评存在的问题。1.学校健美操技能考评是必考内容,并占很大的比例;技能考评主要是对学生运动技术掌握情况的考察。2.学校健美操课程考试重视总结性的评价,平时成绩被忽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和求知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体现其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和对健美操的喜爱程度,应当充分的将这两点考虑,才能够更全面的评价学生在完成健美操课程学习后的提高和进步。3.考试内容中未涉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试和考评,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差甚远。

三、健美操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健美操基本知识、基本动作的教学。人体按解剖结构可分为头颈、肩部、上肢、下肢、躯干5个部分;人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屈、伸、踢、摆,以及由躯干、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配合而产生的各种姿态、步伐、跳跃等;人体站立时上下、左右、前后六个基本方向的变化,组成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二)重视和加强健美操创编的实践活动。任何能力的培养不仅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创编能力是在不断地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三)优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针对学校学生个性突出,自尊心强等特点,构建合理的考核内容指标,巧妙设计考核方法,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科学编排组织教学内容:因人而异,科学施教。健美操课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最终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感到学习的欢乐,感到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五)安排学生观摩一些大型的赛事,看看录像,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初中的健美操选修课上我认为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巧、技能,师生应当进行和谐、融洽的交流;因人而异,科学施教;运用教学的教学手段与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论

要加强对学校健美操教学的重视,建立多层次教学模式,至少开设一定学时的健美操课程,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特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学生体育知识;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深入学习动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学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锡璜.健美操[M].高教出版社.

[2] 俞爱玲.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

[3] 张凤奕.高校健美操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5.

[4] 方熙嫦.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探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8.4.

[5] 丛冬梅.高校健美操课的实施[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

[6] 何艳芳.对创造性思维引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

[7] 姜斌.高师院校中健美操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2.

上一篇:浅析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的美学特征 下一篇:那个小子有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