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4-08 08:38:45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

2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共110例。观察置管后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行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74例,其中由置管时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的引起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不同原因引起的感染经护理干预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相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时,容易因为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等不良操作导致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后发生感染时经护理干预,可缓解感染现象,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3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91-02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指将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肘前浅静脉行穿刺处理并置管,导管进入端置到上腔静脉[1]。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少,为患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注化疗药,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其在广泛被采用在临床治疗上,出现的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脱出等病例明显增多。为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选取2014年2月C2015年3月给予经外周中心置管术治疗的110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诊的110例白血病患儿,其中男64例,女46例,所有白血病患儿均行经外周中心置管术,平均置管时间(110.0±12.2)d。

1.2 方法

110例白血病患儿均行PICC置管术,并由PICC护士对其实施该项操作。

1.2.1 材料 材料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4FR,全部导管均为单腔导管。

1.2.2 术前准备 术前向患儿家属告知置管的必要性、实施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穿刺需要准备用物,包括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套件、肝素生理盐水等。

1.2.3 PICC置管方法 (1)穿刺部位的选择。临床常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及头静脉。(2)具体操作方法患儿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测量导管插入的长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进行穿刺点的消毒,铺巾,最大化无菌屏障,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撤导丝至所量血管长度减0.5 cm处剪去多余导管。扎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撤出针芯,送入导引鞘,置入PICC管,置入导管10~15 cm之后,移去导引鞘,再缓慢地将导管全部置入静脉,并在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嘱患儿下颌贴近肩部;抽回血、撤导丝,预冲并连接无针接头,肝素钠正压封管,固定导管后在X线下确认导管头端的位置[3]。详细填写PICC患儿手册。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置管后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患儿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分为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和其他因素两个等级,并计算发生率。发生率=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的例数/发生感染的患儿总数。(2)对比分析发生感染的患儿在护理前后感染的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明显、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有效率=(效果明显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置管后引起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比较

110例患儿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74例,其中穿刺不当与导管固定不当发生率(67.6%)明显高于穿刺点渗血、渗液、意外拔管等其他因素发生率(32.4%),详见表1。

2.2 护理干预后感染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不同原因引起感染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治疗有效率相近,治疗效果均较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PICC置管术是传统穿刺技术进行创新形成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能提供很好的静脉输液通道等是PICC的主要特点。其被广泛采用在临床治疗上,能为患儿降低治疗费用,将患儿治疗疼痛降低到最小,且患儿可带PICC导管活动,其操作简单方便,护士的工作量减少。因PICC管能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有效保证了输液。但出现的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脱出等病例明显变多,而行护理干预后明显减少,具有很好疗效。

患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穿刺不当与导管固定不当,意外拔管、穿刺点渗血、渗液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感染的几率则较小,不是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经护理干预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可明显缓解。在应用PICC时,应做好足够的检查与评估,再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计算好所需PICC导管长度并准备好,使用合适的PICC单腔导管型号对静脉通道理想的患儿行恰当的穿刺操作处理,术后对患儿置管处行自粘式绷带压迫处理,在有血液凝结功能不正常、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肌肉强硬且屈伸张力大的患儿延长自粘压迫时间,护理的护士进行操作前要通过严格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规范护理行为,在操作过程中,应首先进行消毒处理而后进行置管处理[4-5]。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并熟练掌握置管技术,同时应留意输液变化速度的稳定,注意患儿的躺卧姿势的变动,以免因血流不畅而影响输液质量,对其造成损伤。在输液过程中要保证输液连续稳定。输液停止后要及时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6]。发生渗血、渗液时及时消毒,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做一些常规运动,促进家长与患儿的交流,使患儿处于安全舒适的精神状态,如患儿始终难以配合治疗,征求家长同意后,必要时可采取静脉注射少量镇定剂来稳定患儿,从而减小导管脱落的概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护士与患儿关系融洽。与丁小娟等[7]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通过从经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74例患儿的感染原因分析,可以发现,穿刺不当与导管固定不当的总共发生率为66.7%,穿刺点渗血、渗液、意外拔管、其他因素等总发生率为32.4%,穿刺不当和导管固定不当是患儿置管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最重要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患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因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极易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经护理干预可有效应对不同因素在置管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临床治疗PICC后的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继红.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判断是否静脉内的方法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6.

[2]秦艳玲.三向瓣膜式PICC在肿瘤科临床应用及经验体会[J].中华现代医学和实践杂志,2004,4(17):1686.

[3]丁东|.三种PICC置管途径并发症的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6):44-45.

[4]陈桂英,王惠琴,赵锐炜.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37.

[5]谢加富,李伟峰.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气胸和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66-2067.

[6]陈彩萍,韩文兰,吴静慧,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686-687.

[7]丁小娟,姚亚宏.肺癌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2009.

(收稿日期:2015-11-24)

上一篇: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普外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围术期营养护理干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