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的舞台

时间:2022-04-08 05:09:51

让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的舞台

学校教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发展。为此,学困生转化成为学校的一大任务,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施“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为我校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也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一)学案导学:“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目前,我们基本上是以“自学――互学――辅导――检测”的四段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包括个人独探、同伴互探、小组齐探、师生同探、全班共探等5个支点,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监控管理学生活动、如何分组、如何指导学困生。

(四)巩固测评。经过严格训练,形成其能力。“当堂训练”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自学。上课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预案”,即预习部分,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二)课上。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迅速回忆预习内容,激励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分小组交流。

(三)题型示例。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技能,培养能力。

(四)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分层评价。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的途径,练习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五)自我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评价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成绩与效果

(一)“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实施以来,教师的观念转变了,由规范学生行为转变为想办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学生。学生也在转变,主动学习的学生多了,干预对象的学习成绩提高。2007年9月我校开始在数学学科实施“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校本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几次大考,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比较优异。“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实施以来,2007-2008学年度,初一年级数学教师开始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第一学期期末房山区测试,优秀率全区排名第四,及格率全区排名第七,第二学期期末统测,优秀率区排名第五,及格率排名第十。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房山区测试,优秀率区排名第八,及格率区排名第五。

(二)教师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教的转变,二是学的转变。教师由研究教法转变为研究学法。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

(三)“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部分学生稍加指导也能完成学习内容。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必须经过个别辅导,才能完成学习内容。教师课上或课下多关注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之不断提高。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积累了经验。2009年9月,学校研究在全校范围实施“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平台。20lO年中考成绩优异,获房山区中考成绩一等奖,2011年中考成绩及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全区排名第九,学困生有了学习的愿望。

(四)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少讲,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学困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优生教学困生的过程。优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识基本掌握,而学困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优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学困生光靠老师一个人辅导忙不过来,发动优生都来帮学困生,多个老师在发挥作用。三是学困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自学能力,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等生。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充分发展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促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发展,更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方式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学案导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研究,让课堂成为每位学生展示的舞台。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石楼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片段作文导练策略举隅 下一篇:让数感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