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及成本控制

时间:2022-04-08 12:09:46

浅析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及成本控制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着重阐述了高速公路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即施工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目标。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集中体现项目全部的经济效果。

1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为目的。

2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及施工进度的控制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1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要先进,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2.2社会系统

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且应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和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2.3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及时向业主报告阶段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与供货商和分包商签订合同,制定供货商和分包商的奖惩办法,促进关键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施工阶段进度的控制

施工阶段就是对工程实施具体管理阶段,施工阶段也是花费时间最长,因此要面对时间带来的变化要求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

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策划、控制、协调。

(1)策划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中进行施工,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

(2)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3)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之间的进度关系。

3质量控制与管理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环节工作,抓好质量控制。

3.1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态度。

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3.2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设置专人负责。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对施工人员交底,质量检查员进行监督。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检测报告。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每次测量放线后必须坚持做好复检工作。

3.3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每一,用户至上”。

(2)以人为核心。

(3)以预防为主。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3.4安全管理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对于安全的管理要依据以下六项原则执行: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和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清除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3)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即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进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预控,防止、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4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成本控制是做为一个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施工期间,控制成本的措施:

(1)办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购料单的管理。

(2)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指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3)以某一段时间为一个周期,对成本发生进行核算比较,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正确处理。

(4)定期检查。施工中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情况主动处理。具体办法:

①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要用的控制。

②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即工程项目策划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阶段,而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最为复杂,因此我们应在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好控制的依据,按照控制的步骤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共识。追求安全、质量、进度等目标是企业的目标,最终通过管理来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电气设备与节能技术应用 下一篇: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