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设计谈工程造价管理

时间:2022-04-07 08:14:51

从建筑设计谈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建筑设计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作了阐述,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设计;工程造价;价值工程;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应该集众人之长,不仅在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而且在经济分析上也有优越之处。目前建筑设计(方案)过程中,设计师大多考虑的是建筑的新颖性,艺术效果,外型的独特以及功能的绝对完善等等。而对建筑的合理经济分析和投资造价的控制,考虑甚少或不周。对建筑后期的装修装饰工程、使用维护费用考虑也周全,直接影响了建筑全过程的造价。以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建筑设计谈工程造价管理。

1、 我国建筑设计造成工程造价缺乏管理的原因

当今世界,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整个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经济造价分析的重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我国的建设项目,短短的20多年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这种造价管理理念尤为缺乏,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建筑设计工作的特点造成的影响。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集工程性、艺术性、功能性、空间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只有先进技术的可靠,功能上考虑充分完善,经济上合理可行。这样的建筑产品才能被社会所接受。然而,基于现在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的特点,其工作的创作力性,同时又受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时代背景的影响,经济意识薄弱,设计时缺乏种强烈的经济悟觉贯穿与工作中。

1.2缺乏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管理思想。

我国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思想的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也不过是20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才正式为工程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到现在为止,该思想还只是一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所追求的境界,这种管理方针指导思想,缺乏真正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

1.3缺乏方案设计阶段经济性分析的依据。

建筑设计传统上都是以过去分析为经济投资依据,根据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确定概算造价,根据概算造价以预算定额确定预算造价。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竞争原则,建设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于2003年7月1日起全国逐步推广执行。但,这一规范现今只是以工程造价管理为范畴,对设计阶段的清单定额管理尚未确立,经济分析缺乏依据。因此,设计方案阶段缺乏经济分析。

1.4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的脱节。

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人员都是学院派科班出身,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了解甚少。或者只依赖前人思想和老经验,基本上对施工操作工艺工序尚未熟晓。

1.5建材市场的价格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准确。

2、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意义与关系

要加强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认真研究分析比较,正确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设计产品先进,技术稳定可靠,经济合理,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精确的有效控制。体现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2.1高质量的设计对整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效益至关重要。

建设工程费用,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产生的费用和交付使用后的保养开支,以及期满后的报废拆除等费用。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整个建设工程费用的1%以下,而正是这少于1%的设计费,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经济投入达到75%以上。因此,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坚定的把控制重点放到建设前期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建筑设计使施工合理组织计划,是降低造价的关键。

精确完美的建筑设计使工程管理能合理顺利安排的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是降低成本控制造价的关键。它指导工程项目全局及施工过程的作战步伐和依据,见下图:

可见,设计对资金的投放,材料的供给,设备的安排,劳动力调度等资源起首要地位。项目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3建筑设计关系到建设后期发生的庞大费用。

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建设后期装饰装修所发生的庞大费用,例如,建筑设计不合理或落后等因素,给了装饰设计、施工的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成本投入。这种便前不利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必将对整体造价的控制形成巨大的难度。因此,全面周到合理先进的建筑设计作品是整体项目造价的核心。

2.4建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具有最显著的效果。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进行全过程控制还必须重点突出。况且我们再分析一下工业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设计这两类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与工程造价的关系。相信会更好地证明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必要。

2.4.1工业建筑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建筑平面总设计。正确合理的总平面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程量,节约建设用地,节省建设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和生产期间的使用成本;加快建设速度,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组织、经营条件和生产环境以及企业形象。还可以增添优美的整体艺术效果,创造更多的无形资产。

①、按功能合理分区布局。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貌,依形造建,力求工艺流程顺畅,生产系统完整。力求物料运输简捷,避免大面积开山劈石,防止地质造成滑坡,塌方,减少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②、充分利用建筑系数和利用率。它反映总建筑设计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指标,建筑系数大,表明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减少建设等税费,降低工程成本。

(2),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工业厂房的层数、层高、体积的设计与选择等,不仅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和使用费用的高低,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节约用地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①、采用经济合理层高、层数和形式。据实践理论,单层厂房形式最好采用方形,其次是长宽比为2~3:1的矩形。并尽量避免设置纵横跨,以便采用统一的结构方案,尽量减少构件类型,简化构造,使厂房面积得到最有效利用。多层厂房经济层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厂房展开面积,展开面积越大,经济层数越可增加;二是厂房的长度和高度,长度和高度越大,经济层数越可增加,造价也随之降低。多层工业建筑经济层数一般为3-5层,较为合理。

②、正确选择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适当运用。建筑结构的选型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例如,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贝律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就是采用了钢结构承重,且利用三角形的受力稳定性及原理,型材之间形成45度斜搭建而成,比曾经提出的其他方案节省了近45%的造价。据统计,每项建筑工程材料费一般占直接总工程费的70%左右。直接工程费又是各项间接费的主要计价依据,由于骨牌效应将会导致成本的高投入。

2.4.2 民用建筑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小区建筑住宅楼、配套功能公共建筑、绿化率,活动运动中心,道路交通。对工程造价,销售额,投资回报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般来讲,正方形和长宽比为1:2的矩形住宅规划设计有利施工,又能降低造价。

(2),住宅楼建筑设计的层高和层数的设计。层高的高低,层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建筑密度,市政建设费,征地费等。据某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信息显示,当住宅高度从3米降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下降4%~4.5%,并可节省材料、能源满足防震要求。因此,现今大部分楼层都是定在2.8米,在民用建筑中,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以及节约用地的优点。同时,建筑设计过程也应考虑到高层建筑,因其高度而经受较强的风力荷载和抗震能力,提高结构强度,改变结构形式,功能设备的特殊设计,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然而,对寸金尺土的大城市来讲,高层住宅也是较合理经济的,颇受青睐。

3、注重设计限额与工程价值经济分析

设计限额控制,从控制手段来看,就是通过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不同设计阶段进行限制额量的方式,一环扣一环,上级控制下级前工作限额控制下一步工作的合理限制.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为防止设计概算本身的失控现象,设计与概算应形成有机的整体,克服相互脱节的缺点。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切实做好控制造价工作,把技术经济一起来,把由过去的“画了算”变为“算着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1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额,限额设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家主管部门核准总额投资的重要依据,一经立项投资总额就成为设计限额控制的目标。为适应有效把开展设计限额,应加深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确度,认真进行多方案综合经济分析和论证,使整个工作过程都贯彻设计限额控制的观念。

3.2 重视多方案择优比选。

综合考虑设计限额跟关键设备、工艺流程、主要建筑技术和其他功能因素的影响及其可行性。一经选定,并将任务与规定的投资限额分专业下达设计人员,引入竞争机制,增强设计人员的积极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克服设计工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鼓励设计人员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激发创作灵感。使功能好、造价低、效益高、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

3.3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力度。

尽量避免投资策略或使用类型的重大变更,否则,项目又等于重新进行研究调查,投资估算。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就越小,反之,损失越大。见下图:

总之,在决策研究报告阶段变更,只需进行再次研究勘察,其他实质工程费尚未发生。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也只需修改图纸,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则不仅要修改图纸,还需重新采购设备材料;若在施工中变更,除损失上述所发生费用外,对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返工,拖延工期,势必造成重大损失。为此,建立相应的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尽可能把变更确立在事前,有效准确地控制工程造价。

3.4健全和加强设计限额的经济责任制。

为使工程在已定的概算投资内完成,建立健全和加强设计单位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更体现现今社会的责任感。在考核完成设计任务质量合实现限额指标好坏的基础上实行节奖超罚制度。我国自1991年起,计委规定,凡因设计单位错误、漏项或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导致施工造价静态超支,按比例标准扣设计费。可见,设计限额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手段。

4、结论

通过本篇论述能有效、正确地让大家将造价控制重点向前期工作转移,重视和加强决策估算后的建筑设计方案阶段,深入设计,优化设计方案,总价不能突破的设计原则,切实提高准确度,发挥控制工程造价能力,促进合理利用建设资金、资源;迎合竞争和适应投资商的经济收益策略的要求。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春晓创业服务中心设计 下一篇: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