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时间:2022-04-06 08:17:45

试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在歌唱艺术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有其共性。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上存在着许多借鉴与融合。我国的民族唱法起步虽晚,但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使得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近些年来,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在保持我国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在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这是民族唱法一个新的突破。但如何使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唱法的歌唱语言相结合,使歌唱者既能唱好外文歌曲,也能唱好中文歌曲。那么如何把美声唱法的优点不断地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语言特点相结合,体现出多元化融合趋向,以下我们就从两种唱法的演唱技术中的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将两种唱法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理论观点。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共鸣的运用

我国的民族唱法强调运用局部共鸣,主要以口腔共鸣技术为主。在声乐演唱中,充分运用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克服了以往在传统民族唱法中的挤、压、卡现象,注重打开喉咙建立稳定通道,把所有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并能根据音高的变化来调整腔体的大小和音色的变化,达到声音的圆润。而且能够运用声音音区的变化来调节真假声混合的比例,从而能够使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来达到很好的统一,使声音在色彩上得到丰富和美化,具有金属般的光泽。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创作歌曲《亲吻祖国》、《跟你走》等歌曲就能感受到混合共鸣使用的恰到好处,并且运用混合共鸣充分映衬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宏大气魄。还有在演唱一些感情较细腻的民歌时,如《望月》、《芦花》等艺术歌曲时,则是根据作品的风格不同,对嗓音和共鸣进行调整。同时根据不同的声乐作品来调整共鸣的运用,进一步表现出不同风格作品的风格特征,将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与民族唱法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气息的运用

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一直采用富有特色的基础,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呼吸原理。在保存了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强调气息的支持、连贯,在演唱技巧方面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随时作出调整。在演唱时强调呼吸深度、声音的通畅,胸腔口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将气息像闻花香似的吸进来,使用横膈膜保持气息,利用呼吸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组织所产生的对抗来作为气息的支持点,运用积极流动的气息给声音以均匀、平缓、持续、连贯的支持,均作出了与美声唱法一致的要求,同样也运用与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气息。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始终讲究“以气唱情”,利用声乐演唱中的小气口的技巧来切断音乐中的大乐句,恰到好处地表现作品中哭诉的情感,彰显作品风格的抑扬顿挫,利用大气口来表现声乐作品中情感的激烈与爆发。

三、咬字技术的运用

民族声乐中的“哼鸣”是歌唱者经常使用的练声曲目,“哼鸣”的感觉更是在气息的位置上,在假声的位置上来哼,哼的同时把气息叹下去,也就是说把哼鸣叹在气上,哼鸣能帮助声音位置高,声音通道连贯、通畅,进而更好地将声音统一。有了良好的发声方法,技术上获得了空间和自由,便可以很轻松地咬清汉字的字音。我国著名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你像雪花天上来》,深情动人,虽然演唱方法是美声唱法,但是却能很好地在风格上把握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情感,将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吐字与美声唱法中的咬字吐字相结合,将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融会贯通,感人至深。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民族语言为基础而发展的一种声乐艺术,咬字技术不如民族语言那样复杂,意大利语与其他欧洲语言一样属于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在语言中所占比例很大,当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能够咬清字音并且声音通畅,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育者们能够逐渐运用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在借鉴了美声唱法之后,注重喉头位置放松,要求字的着力点靠后,强调软腭提起后咽壁打开、立起,充分建立一个稳固的咽腔。同时借助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来进行声音训练,用混合母音的办法将纯母音混上其他母音的色彩,使母音变圆。更近距离的咬清母音达到声音通畅,从而更好地找到歌唱的共鸣。

总之,两种唱法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我国民族唱法追求演唱像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准确、并有着多种多样的吐字技巧。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采用不同的吐字方法,如慢吐、快吐等等。这些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继续保留的精华,也更是体现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韵味之关键。除了在演唱技术上两种唱法有相互借鉴与融合的可能,在我国的民歌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西结合”是民族唱法的优势,这个问题也是声乐界争论的热门话题。发展是为了创新,借鉴的结果是为了弘扬,我们并不拒绝世界先进歌唱艺术的精髓和灿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能因为主张保留民歌的本来面貌而拒绝创新。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一直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近些年来逐渐达成共识的“中西结合”的演唱,表现出了民族声乐的新的面貌。从近年来的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与实践,及各类型声乐大赛,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中西结合”的民族唱法已成为一门新兴的歌唱艺术,也可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唱艺术。

上一篇:单簧管演奏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电子琴功能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