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是机遇,还是挑战?

时间:2022-04-06 07:34:58

图像时代:是机遇,还是挑战?

摘 要: 由于文化差异和新兴教学手段的应用,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面临挑战。教师利用名著影视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陌生感,消除文化之间的隔阂。恰当地使用这一资源既能引发学生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整体感受力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名著影视 教学 挑战

在高校教学中,作为外国文学重要维度的西方名著,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对人名、地名的不熟悉,加上对相关的西方文化不了解,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不强,甚至感到厌烦,转而倾心于时尚、漫画式、零深度、搞笑轻松的读物。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好奇心很强,在“网络时代”、“读图时代”、“赛博空间”中,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感受新鲜的事物。而名著具有更多的“传统”色彩,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外国文学课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文化差异。文化上的“不可通约”,导致了学生不能彻底地理解西方文明文化。中西文学中同样的题材和主题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历史背景、社会风尚等都很难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清楚理解。虽然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但文学中涉及的风俗习惯、、情感表达等因素仍然是纸上谈兵,不能让学生全面感性地掌握。外国文学比其他学科更需要丰富形象的资料来填补文化差异的鸿沟,名著影视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图景。

一、经典阅读与图像影视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精神的宝库。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强化能动性、想象力、创造意识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文本特有的表现手段对学生参与再创造的能动性培养,对阅读者审美心态的陶冶,对学生素质拓展与精神涵养等都有着特殊意义。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审美素养,获得人生感悟等重要方法。

但伴随着时代进步,阅读面临巨大的挑战。本雅明曾经忧虑地宣告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消失,“韵味”蒸发,逐渐被新兴的电子传媒、影像艺术所替代。今天,网络、电视、电影等技术的发展,迎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被称为“第二媒介时代”。经典阅读曾被马克・吐温调侃:“所谓名著,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这种情况在跨语言文化的外国文学课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电影艺术乃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文学、表演、导演、雕塑、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武术、杂技、戏剧诸元素之大成,通过摄影电脑成像与剪辑、映现手段,把叙事性的时间艺术同呈现性的空间艺术熔于一炉的视听结合、时空复合的动态造型艺术”。[1]因而,影视艺术是一种形象、逼真、生动、表现力极强的综合艺术形式。它在给人们带来一种视听享受的同时,更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做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名著影视资料通过直接、丰富的视觉听觉冲击,提高了学习者的认识,加强直观感受,将此运用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外国影视作品在两个小时中,通过画面将时间跨度很大、牵涉到很多人物和事件的故事叙述得清楚简明,不仅故事情节清晰、重点突出,而且人物形象极为丰满。为了抓住观众,影视剧导演会把原著中历时的故事转变成共时的冲突,把时间上先后叙述的风格转变成紧凑的蒙太奇情节。这样既能强化故事逻辑,又可以节约时间。通过观看影视剧,学生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从而产生对外国文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影视作品《安娜》对多线索、多人物进行了简单有效的安排,既省略了拖沓的枝节,又突出了主题故事。BBC莎士比亚系列动画片都是将故事压缩到二十分钟左右,莎翁的几十部作品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了解清楚。Discovery的《耶稣转》、《佛陀传》、《彼得大帝》等作品亦史亦教,以个人的经历陈述恢宏的历史,全面地展示了时代背景,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

名著影视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外国文化。服饰、地理、礼仪、习惯、举止等一系列感性知识替代了哲学、世界观、理念、人文等抽象的文化因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接受,将不可触摸的“想象物”置换成可感知的鲜活的场景事件,更有利于知识的消化。西方文学中的“个人主义”、“英雄”、“荣誉”、“爱情”、“理性”等观念很难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透彻。但一些影视作品可以完全传输,《特洛伊》展示了英雄和悲剧思想;《勇敢的心》表现了自由和英雄感的精髓;《罗密欧与朱丽叶》演绎了千古爱情绝唱。

一些作品还展现了西方风俗信仰习惯。在讲到哥特式风格时可以播放《断头谷》、《僵尸新娘》等电影,阴森恐怖的气氛、古怪玄妙的对话能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埃及王子》中坚定的,《简・爱》中维多利亚式的风尚,《巴黎》中的宫廷生活,《海上钢琴师》中的绅士风度等都可以从某个侧面显示西方文明中的文化特质。《七封印》等电影中的表现手法,“摒弃了常规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大量使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以梦幻、幻觉、自由联想、回忆等各种不同的意识层面呈现”。[2]这样的影视使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并比较意识流流派、新小说流派和荒诞派的风格。同时,影视剧中的服饰、建筑、礼仪、音乐、日常交往方式等知识原点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影视剧中可以完美地体现。

二、影视艺术与素质教育

名著影视不但可以帮助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影视是“科技、传播与艺术性的联姻,是通俗文化、教育与娱乐性的互渗;在传播中不断输送新思想,新知识,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3]这种方式将被动的知识接受变为主动的情感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全方位接触西方文化。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与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优秀的影视文化能够在内容上、精神上完成对人的塑造,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内化道德信念、树立人生理想、珍视有限生命。《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坚强和自立彰显了女性主义思想;《托尔斯泰》能让我们领会一个高尚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心灵。

随着社会多元化,简单知识结构无法适应当今教学需求。扩大知识面,使受教者越来越博学,成为“通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名著影视是“参与性反映”(participatory responses),[4]也是最有效、最丰富的大众传播媒介,从技术手段上,它集声、光、电、色于一身;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它又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直观、多功能、综合性等一系列优势,学生可以在娱乐中感受文化的精彩。

学生欣赏名著影视,还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电影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的主题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将单纯的言语描述转变为直观的语言交流,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名著影视以直接、真实的方式集中展现社会文化场景,并以丰富的语汇全面生动地传递着异域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名著影视的缺陷和选择

名著影视虽然有诸多的实用性,但也有弊端。

1.文本的扁平化。文学文本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趣味,培养想象力。而影视作品所使用的旁白、对话和文学作品相比,突出了口语化和语境化,没有文学中语言那样优美。为了节省时间,使冲突更清晰,电影对原著要删节情节和人物。对于景物描写、人生感悟、内心世界电影很难表达,所以也会被省略删减。文学文本是丰富的,但影视却将文本单一化,固定的人物形象和叙事风格取代了想象。读者通过阅读文本形成个性化阅读,形成独特的感受和审美。而在影视中,导演和演员的固定形象和思维替代了读者的解读,形成“角色霸权”,会使学生大脑产生惰性,弱化学生的想象。

2.文本的“篡改”和“重新解读”。名著改编成影视,都会被重新解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导演和演员会形成不同于作者的思想和表现方式,从而修改文本中形象。像电影《特洛伊》对爱情的突出描写,《红与黑》中的俄罗斯文化背景和《浮士德》中的表现主义因素等,都远离了原著。名著影视能节约时间,让学生产生兴趣,但也有别于原著,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著,易使学生曲解误读。因此对名著影视的利用必须利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并提高学生的鉴赏领悟和感受能力。所以在看完影视材料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写作、勤思考,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主题发言、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分辨、评析能力,最好鼓励学生再去欣赏原著。

当经典文本遭遇影视改编时,名著必然是二次创作的产物,甚至是颠覆式的再创造。所以影视资料要以文学作品为中心,避免使用“戏仿”、戏说或过多渗透导演自身好恶的影片,尽量选取忠于原著的作品,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有劳伦斯・奥利维尔的版本和佛朗哥・泽菲雷里版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取舍。很多文学作品曾被不同时代的导演改编,由于时代的变迁,电影技术上的革新,要考虑到现代学生的接受趣味,排除一些拍摄手法等相对陈旧的作品,尽量使用原声电影进行教学。如电影《安娜》,嘉宝、萨莫依洛娃、苏菲和费雯・丽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但课堂效果比较好的是苏菲和费雯・丽的版本。

教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恰当使用名著影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加深知识印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不能使其喧宾夺主,替代传统的讲解和阅读,从而使这种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潘秀通,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5.

[2]王志敏.电影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9.

[3]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学林出版社,2003:187-195.

[4]大卫・鲍德韦尔著.麦永雄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35.

基金项目:本文系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J200846)“读图时代:机遇?挑战?――论名著影视在本科教学中的运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试论我国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 下一篇:从“河图洛书”看黄河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