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与预防研究

时间:2022-04-06 02:31:04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学检测与预防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交通建设也逐年增加。随着我国的发展,高速公路事业也快速发展,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路基路面病害也越来越明显,路基路面病害造成了行车的安全性降低、路面养护维护工作增加并且还造成了改扩建通车互相干扰等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测、养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危害,检测,预防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06-01

现今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多,同时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进行公路路基路面病害进行科学检测与预防,那么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问题。下面将针对现状进行探讨。

1.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多年来由于我国公路建设一直持续处于建设高潮中,国家、地方政府和公路主管部门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新建公路上,导致全国范围的“重建轻养”思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与养护投入资金比例失调;设备技术落后、观念陈旧;养护行业运行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路面病害的科学性检测技术

根据我国相关规范,旧路面检测的主要指标包括弯沉、平整度、摩擦系数、破损状况等这些早期测试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影响交通,而且有些还要破坏路面结构,数据精度也难以得到可靠保证,因此,已经在逐步被新型检测设备所取代。

2.1 路面弯沉检测

弯沉作为路面检测的重要指标,其检测与分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自 1953年贝克曼发明梁式弯沉仪以来,路面弯沉检测设备已从静力弯沉仪、稳态动力弯沉仪发展到脉冲式动力弯沉仪,从单点最大弯沉检测发展到对路面弯沉盆的检测,并将仅局限于柔性路面意义上的弯沉概念,发展到刚性路面的结构评价与设计分析中,路面结构性能的评价也从路面整体强度评定发展到对路面各层刚度的反分析。

2.2 路面平整度检测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质量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路面纵断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行驶舒适性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较差。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维修养护做出优化决策。另一方面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能准确地提供路面施工质量的信息,为路面施工提供一个质量评定的客观指标。

2.3 路面摩擦系数检测

路面抗滑性能是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道路行车安全性。路面抗滑性能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抗滑性能决定车辆在刹车时的滑行距离,对避免追尾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横向抗滑性能决定车辆的方向控制能力,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性较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安全

意识的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已开始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阶段我国规范常用的摆式摩擦系数仪在应用于摩擦系数测试时尚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影响道路交通,测试速度慢、效率低、操作者存在安全隐患等。针对这种现状,自动化摩擦系数检测设备近几年来逐渐从英国、瑞典等国家引入我国。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此种设备可分为三类:横向力系数测试仪、刹车式摩擦系数测试仪、不完全刹车式摩擦系数测试仪等。

3. 路基病害的科学性检测技术

3.1 声波检测

声波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人工的方法在岩土介质和结构中激发一定频率的弹性波,这种弹性波以各种波形在材料和结构内部传播并由接收仪器接收,通过分析研究接收和记录下来的波动信号,来确定岩土介质和结构的力学特性,了解它们的内部缺陷。

3.2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关于阵列电探的思想早在 70年代末就有人开始考虑实施,英国学者所设计的电测深偏置系统实际上就是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在现场测量时,它只须在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上,将全部电极设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通过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根据需要,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的电阻率法(视电阻率)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查任务。

3.3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关于阵列电探的思想早在 70年代末就有人开始考虑实施,英国学者所设计的电测深偏置系统实际上就是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在现场测量时,它只须在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上,将全部电极设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通过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根据需要,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的电阻率法(视电阻率)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查任务。

4. 高速公路病害预防性养护方法

4.1 裂缝嵌缝

裂缝嵌缝是将填缝料填进路面的现有裂缝。填缝料是由纯黏稠沥青结合料或改性沥青结合料构成的混合物,再加上一定数量的添加剂,比如:橡胶、聚酯或聚丙烯纤维,或者是聚合物。可以用支撑杆裂缝嵌缝料填进已有的裂缝槽或者是利用超嵌条技术直接填到裂缝上。裂缝嵌缝是用来减小水分向路面的渗透。通过阻止水分进入路面,将混合料的侵蚀保持一个最小值,裂缝的损坏就变慢了,并且很少有水分能够浸透基础材料。

4.2 雾状封层

雾状封层是一个将稀释的沥青乳液灌人风化的沥青表面的应用。它用来密封和浓缩表面、密封湿度、封闭细微裂缝,以及防止氧化和剥落。雾状封层通常限制在低交通量、低速度的道路和停车路段,因为在使用雾状封层后的短期内,这些地段有引起摩擦损失的倾向。雾状封层应该仅用于有能力吸收沥青乳液经过充分风化的路面。当暖和或炎热时,在干燥、清洁的路面上使用雾状封层。雾状封层作业后应封闭交通直到乳液养护良好。确保,充分养护大概需要 3h。雾状封层一般能持续 3 年时间。

4.3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处治工艺

对于沉陷和车辙病害,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对发生车辙或沉陷的路段进行加热,耙松,重新根据标高要求整平后碾压,即可修复病害。现场施工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对于桥头跳车病害,传统处治方式也是铣刨重铺的方法,现在也可以采用就地热再生的方法进行处治,即对桥头一定范围的路面进行加热,耙松,根据标高要求增加一部分新的沥青混合料,整平后碾压,即可恢复桥头的平顺线形。

5.结语

本文仅仅提出了一些常见的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给施工单位一定的帮助,把路基路面病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郑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郑州至许昌段初步设计.郑州: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06.

[2] 王珊.高等级公路病害机理与整治方法新技术实用手册.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1185-1188.

上一篇:桥梁维修与加固方法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谈提高煤矿采矿技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