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教学资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助推剂

时间:2022-04-06 02:06:27

让乡土教学资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助推剂

摘 要:对于新课程改革而言,没有将乡土教学资源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做相关规定,但乡土历史教学却给授课教师布置了新的任务。因此,就乡土教学资源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做法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教学资源;应用;助推剂

由于历史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遥远而神秘,让他们捉摸不透,而乡土历史则是发生、发展在我们每一位学生身边的,在情理上来说,比较容易被接受。在乡土教学资源中,每一座古建筑物,每一片残垣断壁,都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将学生领入其中,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历史的气息,体会历史的发展,不仅对于他们知识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他们重塑对祖辈的态度也会有较大的帮助,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多途径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乡土教学资源积极地引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去。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教学资源的推动作用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材

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我国这个幅员辽阔、多民族国家的所有历史都囊括在内,有些地方性的历史,因为其不具有全国性的学习价值,进而就在教材中省略了。但是,这部分历史对于当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应该在每一代当地居民中传递下去。因此,授课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一些地方史的内容,因为那些地方史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些土生土长的,当地的学生可以直接地感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当地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历史,让他们感觉到历史的真实、可在的,就在他们的身边,而不是遥远而神秘的;他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力,由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联系到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穿插着乡土教学资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真谛。由于乡土教学讲述的是本地区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学生的先辈亲自经历过的一些变化,在他们小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所耳闻,在他们的日常中,总会受到一些模范人物和英雄人物丰功伟绩的耳濡目染,因此,乡土教学资源中的历史因素是他们感受最为真切,离他们最近的历史。

因此,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再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历史教材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把学生对故乡、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地升华,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再结合乡土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适当地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认知纬度和时空内涵对乡土历史进行独一无二的把握,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操,陶冶他们的心智,启迪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其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3.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将乡土教学资源引入高中历史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题资源供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面对新的课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可以去参观查阅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还可以通过实地的考察或者是实地采访来获取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肯定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知识,学会了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真正地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把课堂学习洒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将乡土教学资源引进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途径

1.开展专题教学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专题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在完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对本地区的建筑风格进行相关的研究,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建筑风格的改变,进而使其亲身的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在我国古代,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是,以红砖为主的三合院;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西式的建筑风格也传入到了我国,出现了中西结合的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厦门鼓浪屿上的别墅。

除了开展一些第二课堂的研究性活动,任课教师还可以举办

一些专题性讲座,或者是尝试着多进行一些野外调查、参观的工作,让他们多去触摸一下脚底下的这片土地,多去体味一下身边的真人真事,多去参观一下历史古迹,感受一下先辈们的创造精神和浓厚的家乡文化。

2.实施穿插教学

在教材中,往往省略对乡土资源的介绍,但是,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在讲述中国史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乡土史的内容,将其结合起来,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让乡土史对中国史进行相应的补充。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把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历史。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乡土教学资源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材,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人文方面的素养,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将其引入到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瑾.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84-85.

[2]苗颖,刘晓兵.披沙拣金 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4):39-4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中学)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下一篇:“五步教学法”为导学案注入活力